首页 > 法律咨询 > 天津法律咨询 > 汉沽区法律咨询 > 汉沽区职务侵占辩护法律咨询 > 民企有职务侵占罪吗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民企有职务侵占罪吗

母** 天津-汉沽区 职务侵占辩护咨询 2025.07.06 06:08:21 320人阅读

民企有职务侵占罪吗

其他人都在看:
汉沽区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汉沽区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结论:
民企存在职务侵占罪,员工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单位财物数额达三万元以上,可能构成此罪并面临刑事处罚。
法律解析:
职务侵占罪涵盖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民企属于“其他单位”范畴。若民企员工借助职务之便,像管理、经手单位财物的机会,把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就符合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相关规定明确,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需立案追诉。若罪名成立,数额较大的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所以民企员工要严格遵守法律,不可因一时贪念违背法律红线。若遇到关于职务侵占罪的相关问题,或是不确定自身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等情况,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7-06 10:33:01 回复
咨询我

1.民企存在职务侵占罪,此罪针对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民企属于“其他单位”。民企员工若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单位财物且数额达三万元以上,就会被立案追诉。罪名成立后,依犯罪数额不同会面临相应刑事处罚,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2.解决措施与建议:
民企应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财物管理、经手环节的监督,防止员工违规操作。
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员工法律意识,让员工清楚职务侵占罪的法律后果。
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员工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职务侵占行为。

2025-07-06 09:38:30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民企存在职务侵占罪风险,因其属于“其他单位”范畴。这意味着民企员工若实施相关行为,可能触犯此罪。
(2)构成职务侵占罪需满足利用职务便利,如管理、经手单位财物等机会,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达到三万元以上。
(3)罪名成立后,会根据犯罪数额不同面临不同刑事处罚,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提醒:
民企员工应遵守法律法规,不可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单位财物。若面临复杂法律问题,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7-06 08:47:26 回复
咨询我

(一)民企应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物的管理、经手流程,加强对财物流转的监督,减少员工非法占有财物的机会。
(二)加强对员工的法律培训,让员工了解职务侵占罪的法律后果,提高法律意识。
(三)设置内部举报机制,鼓励员工对侵占单位财物的行为进行举报,并对举报人进行保护和奖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5-07-06 07:37:29 回复
咨询我

1.民企存在职务侵占罪。此罪是公司、企业等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把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民企属“其他单位”。
2.民企员工利用职务便利,像管理、经手财物时把单位财物据为己有,数额达一定标准就可能犯罪。数额三万以上会立案追诉。
3.罪名成立后,依犯罪数额不同受刑事处罚,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还会并处罚金。

2025-07-06 07:14:09 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会涉及;理由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此处所称“公司”,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设立的非国有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所称“企业”,是指除上述公司以外的非国有的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设立的有一定数量的注册资金及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如商店、工厂、饭店、宾馆及各种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经济组织;其他单位,是指除上述公司、企业以外的非国有的社会团体或经济组织,包括集体或者民办的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团体。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所谓“动产”,不仅指已在公司、企业、其他单位占有、管理之下的钱财(包括人民币、外币、有价证券等),而且也包括本单位有权占有而未占有的财物,如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拥有的债权。就财物的形态而言,犯罪对象包括有形物和无形物,如厂房、电力、煤气、天然气、工业产权,等等。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具体是指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一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这些董事、监事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是公司的实际领导者,具有一定的职权,当然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二是上述公司的人员,是指除公司董事、监事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一般职员和工人。这些经理、部门负责人以及职员也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或有特定的职权,或因从事一定的工作,可以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侵占公司的财物而成为本罪的主体,三是上述公司以外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是指集体性质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国有企业、公司、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职工。综上,凡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的财物的,应依照本法第382,383条关于罪的规定处罚,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则按本罪论处。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等非国有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私企职务侵占3万怎么判

    专业解答根据咱们国家的法律,第271条说了,如果哪个公司里的人,利用自己的职位之便,把公司的钱财偷偷地揣进了自己的腰包,而且这个数目还不小(3万块钱以上),那他就可能犯了个叫“职务侵占罪”的罪名。按照这条法律,这种情况下,法院会判他坐牢,最多就是三年以下,还要罚点款。但是具体怎么判,还得看他犯罪的具体情况,比如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做对公司和其他人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之类的。

    2024.10.28 1427阅读
  • 私企职务侵占罪哪个部门管辖

    专业解答在私人企业内部案件中,职务侵占罪通常受到公安机关内设的刑事侦查部门直接负责。倘若某一员工在公司、企业或其他相关机构中通过滥用其职权方便条件,恶意且违法地将该组织的财务据为己有,那么这便极可能触犯了职务侵占罪。在你向警方举报之后,公安机关将会对此类事件启动立案并展开深入的调查活动。

    2024.10.25 1786阅读
  • 职务侵占罪附民可以提出哪些赔偿

    专业解答在涉及职务侵占罪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作为受害人的原告,往往有权利请求被告支付因其不当行为而给自己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此项赔偿的范围应涵盖由于被告人非法侵占行为引发的多项因素,如被侵占财产的市场价值、经营效益的损失以及相关的调查工作与弥补过失所需付出的必要成本等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赔偿的总量应当严格限制在实际发生的经济损失之内。

    2024.10.22 1506阅读
  • 职务侵占罪民企老板如何定罪

    专业解答职务侵占罪是对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之便,将本应属于该单位的财务据为己有的犯罪行为的规制。在这方面,无论是国营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其定罪的依据都是相当的,主要的评判因素包括侵占财产的数量以及侵权行为的恶劣程度。一旦被认定为刑事案件,则将按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第二百七十一条相关条款来予以惩处。

    2024.10.22 1877阅读
  • 私企职务侵占罪怎么判定

    专业解答根据现行司法解释规定,职务侵占六万元及以上即可进行刑事立案。这是对六万元以上定义为“数额较大”的体现,据此可判处被告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处罚。而当金额达到一百万元以上时,则被认为是“数额巨大”,面临的将是更严重的指责和惩罚,即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以同时处以没收财产的判决。

    2024.10.21 1246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