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天津法律咨询 > 东丽区法律咨询 > 东丽区合同纠纷法律咨询 > 认定买卖合同诈骗的标准是啥

认定买卖合同诈骗的标准是啥

冯** 天津-东丽区 合同纠纷咨询 2025.06.03 19:06:15 379人阅读

认定买卖合同诈骗的标准是啥

其他人都在看:
东丽区律师 合同事务律师 东丽区合同事务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认定买卖合同诈骗需从主客观多方面综合考量。客观上,不仅要有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像虚构主体、冒用他人名义、用假产权或抵押物诱骗签合同等,还需产生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结果,且数额达到一定标准才构成犯罪。主观上,行为人要有非法占有目的,明知行为会致对方财产损失,仍希望或放任结果发生,如签合同后携款物逃匿。

判断时要结合交易背景、双方关系、履行能力及行为表现等因素。若只是合同履行中的一般违约,无非法占有目的和欺诈行为,则不构成诈骗。

解决措施和建议:一是交易前充分了解对方资信状况,降低风险。二是合同条款明确详细,保障自身权益。三是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2025-06-03 22:45:0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客观层面,买卖合同诈骗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像虚构主体、冒用他人名义、用假产权或抵押物诱骗签合同等,并且要产生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结果,且数额达到相应标准才构成犯罪。
(2)主观层面,行为人需具备非法占有目的,明知行为会使对方财产受损,还希望或放任该结果发生,如签合同后携带财物逃匿。
(3)判断是否构成诈骗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包括交易背景、双方关系、履行能力和行为表现等。若只是合同履行中的一般违约,无非法占有目的和欺诈行为,就不构成诈骗。

提醒:在买卖合同中,要仔细甄别对方行为,注意保存交易证据。若对是否构成诈骗存疑,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6-03 22:13:41 回复
咨询我

(一)认定买卖合同诈骗,从客观方面要重点审查是否存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如虚构主体等,并且要确认是否有骗取对方财物的结果,关注财物数额是否达到犯罪标准。
(二)主观方面需判断行为人是否有非法占有目的,看其是否明知行为会造成对方财产损失还希望或放任该结果发生,像签订合同后携款逃匿这种情况就很可疑。
(三)综合多方面情况,要结合交易背景、双方关系、履行能力和行为表现等进行判断。若只是一般违约,没有非法占有目的和欺诈行为,就不能认定为诈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2025-06-03 21:10:50 回复
咨询我

1.认定买卖合同诈骗,需从主客观多方面考量。客观上,要有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像虚构主体、冒用他人名义等,且骗取财物数额达标才构成犯罪。

2.主观上,行为人要有非法占有目的,明知行为会致对方财产损失还希望或放任。比如签合同后携款物逃匿。

3.判断时要综合交易背景等因素。若只是一般违约,无非法占有目的和欺诈行为,就不构成诈骗。

2025-06-03 19:22:44 回复
咨询我

结论:认定买卖合同诈骗要从主客观多方面考量,需实施欺诈行为、有骗取财物结果且数额达标,行为人有非法占有目的,同时要综合多种因素判断,一般违约不构成诈骗。
法律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相关刑事法律规定,在客观方面,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如虚构主体、冒用他人名义等行为,以及最终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达到一定标准,是认定诈骗的重要依据。主观上,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如签订合同后逃匿等表现。判断时综合交易背景、双方关系等因素,能区分合同诈骗与一般违约。一般违约只是在合同履行中出现问题,没有非法占有目的和欺诈行为。若在买卖合同中遇到类似情况,不确定是否构成诈骗,可以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准确维护自身权益。

2025-06-03 19:21:24 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1)犯罪主体:大多是二手房买卖中的自然人涉及”一房二卖“的刑事案件绝大多数发生在二手房交易中,且被告人多是自然人。毕竟一手房交易中作为出售人的房产开发商相对比较有信誉和资质,即使存在一房二卖,一般也容易被认为是民事纠纷。但仍有判决开发商在一房二卖中构成犯罪的案例。(2)罪名:合同诈骗罪卖房人通过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形式收取他人购房款,事后又将房屋过户给其他购房者,极容易构成合同诈骗罪。刑法第224条的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一房二卖”中行为人构成合同诈骗罪,依然要满足诈骗犯罪的基本构造,即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对方(受骗人)产生错误认识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者处分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害。因此,要认定“一房二卖”的行为人构成犯罪,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出卖人具有非法占有购房款的主观目的,购房者存在认识错误出卖人实际取得购房款。(3)构罪形式A.出卖者非房屋实际产权人,与他人签订合同,收取购房款的B.出卖人伪造房屋权属凭证,与他人签订合同,收取购房款的C.出卖者已将房屋实际出售过户给他人,又与他人签订合同,收取购房款的D.出卖者与他人签订合同后,不履行房屋交付和过户义务,逃匿和拒不退还购房款的.出卖人明知没有还款能力,将房屋重复抵押或出售,获取贷款或者购房款的(4)排除情形下列“一房二卖”应当作为民事纠纷,不应当认定为犯罪:A.出卖人作为实际房屋所有人,与他人签订多份合同,将房屋选择过户给一人,对其他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退还房款的B.出卖人虽未将房屋过户登记给买受人,但已实际交付买受人,且不影响买受人实际使用的C.名为房屋买卖,实为以房抵债的。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房屋买卖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专业解答认定房屋买卖合同诈骗,要从多方面考虑:一是看行为人是否有非法占有财产的目的,是不是故意编造理由逃避履行合同义务;二是看是否故意隐瞒房屋的真实情况,比如权属、质量等,让对方陷入错误认识;三是看对方是否因为受到欺骗而遭受了财产损失。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024.09.24 1199阅读
  • 房屋买卖合同诈骗罪认定有何规定

    专业解答要判定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涉及诈骗,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如果一方存在非法占有目的,通过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等手段,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产,且数额较大,那么他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在判断时,关键在于审查行为人的主观恶意和客观行为。

    2024.09.22 1161阅读
  • 民法典中房屋买卖诈骗怎样判刑,诈骗罪是怎样认定的

    专业解答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民法典中房屋买卖诈骗怎样判刑,诈骗罪是怎样认定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2024.09.08 2152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