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劳动合同被认定无效且造成对方损害的,有过错方要担责赔偿。
2.若因用人单位欺诈、胁迫等致合同无效,损害劳动者权益,需赔偿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
3.若劳动者欺诈使合同无效,给单位造成损失,要赔偿招聘费、延误损失等。
4.双方都有错时,按过错程度各自担责。
2025-05-28 21:09:05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且造成损害时,有过错方需担责;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有过错,分别承担对应赔偿;双方都有错,按过错程度担责。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无效致损害,过错方担责合理。若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等手段使合同无效,损害劳动者权益,应赔偿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报酬、经济补偿等。若劳动者提供虚假学历证明等欺诈行为使合同无效,给用人单位造成招聘费用、工作延误损失等,劳动者需赔偿。双方都有过错时,按各自过错程度承担相应责任。这体现了法律公平公正,保障双方合法权益。若遇到劳动合同无效及赔偿相关的法律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有效的法律建议。
2025-05-28 20:07:1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且造成损害时,过错方担责是合理的法律规定。当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劳动者违背真实意思签订或变更合同时,损害了劳动者权益,需对劳动者进行赔偿,涵盖已付出劳动的报酬、经济补偿等,这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
(2)若劳动者存在欺诈行为,像提供虚假学历证明导致合同无效,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失,如招聘费用、工作延误的经济损失等,劳动者也需承担赔偿责任,体现了法律对用人单位权益的保护。
(3)当双方都有过错时,按各自过错程度承担相应责任,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
提醒:
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时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若遇到合同无效纠纷,因案情不同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5-28 19:18:57 回复
咨询我
1.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且造成损害时,有过错方需担责。若因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劳动者违背真实意思订立或变更合同,导致合同无效并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用人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涵盖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报酬、经济补偿等。
2.若劳动者存在欺诈行为如提供虚假学历证明致使合同无效,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劳动者需承担赔偿责任,包含招聘费用、工作延误带来的经济损失等。
3.当双方都有过错时,应各自按照过错程度承担相应责任。
解决措施与建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如实提供信息。若发生纠纷,双方可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途径解决。
2025-05-28 19:06:46 回复
咨询我
(一)用人单位方面
若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违背真实意思订立或变更合同致合同无效,应向劳动者支付已付出劳动的报酬,还需给予相应经济补偿。同时要及时与劳动者重新协商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
(二)劳动者方面
若劳动者提供虚假学历证明等欺诈行为致合同无效,需赔偿用人单位招聘费用、因工作延误带来的经济损失等。劳动者应认识错误,若有必要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后续事宜。
(三)双方都有过错
双方按过错程度承担相应责任,可先协商确定各自过错比例及赔偿金额,若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等途径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5-05-28 18:57: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