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结论:员工在岗因病死亡,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超过48小时死亡,一般无法认定为工伤。
法律解析:依据法律规定,认定此类工伤强调“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这两个特定条件。若满足这两个条件,且突发疾病直接死亡或送医后48小时内死亡,员工近亲属可按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而超过48小时死亡的,通常不符合认定工伤的标准。工伤认定涉及员工及其家庭的重大权益,情况复杂多样。若遇到类似的工伤认定难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2025-05-10 17:27:05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员工在岗因病死亡,若符合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条件,可视同工伤。这一规定明确了特定的时空范围和时间限制,是认定工伤的关键要素。
(2)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的,员工近亲属可按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这为家属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
(3)若超过48小时死亡,通常无法认定为工伤。这意味着在判定时,48小时的时间节点至关重要。
提醒:
在遇到员工在岗因病死亡情况时,要注意准确判断是否符合“工作时间和岗位”及“48小时内死亡”条件,不同情况对应不同结果,如有疑问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5-10 15:39:20 回复
咨询我
1.员工在岗因病死亡,符合条件可认定为工伤。规定是在工作时间和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可视同工伤。
2.满足“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直接死亡或送医48小时内死亡,近亲属能从工伤保险基金领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3.超过48小时死亡,通常不能认定工伤,判定关键是“工作时间和岗位”及“48小时内死亡”。
2025-05-10 13:57:59 回复
咨询我
员工在岗因病死亡,符合特定条件可视同工伤。核心在于“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以及“48小时内死亡”这两个条件。若满足在工作时间和岗位上,突发疾病直接死亡,或送医后48小时内死亡,近亲属能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若超过48小时死亡,通常不能认定为工伤。
为保障员工权益和企业合理合规处理此类事件,建议如下:
1.企业要明确工作时间和岗位的界定,制定清晰的规章制度并告知员工。
2.当员工突发疾病时,企业应及时送医并做好相关记录,确保救治过程可追溯。
3.员工自身及家属也应了解工伤认定条件,在事件发生后积极配合企业和相关部门工作。
2025-05-10 12:28:33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用人单位,要明确界定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范围,制定清晰的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说明,以便在出现员工在岗因病死亡情况时能准确判断是否符合工伤认定条件。
(二)当员工突发疾病时,应及时送医救治,并做好相关时间记录,如发病时间、送医时间等,为后续可能的工伤认定提供准确依据。
(三)员工近亲属在遇到此类情况,要尽快了解工伤认定流程,准备好相关材料,如医院诊断证明、劳动合同等,及时申请工伤认定。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职工视同工伤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025-05-10 11:27: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