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合同签了没及时履行,一般要担违约责任。依法成立的合同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得按约定好好履行。没在约定期限履行就是迟延履行,算违约。
2.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有继续履行、补救或赔偿损失等。守约方可要求违约方继续履约,还能索赔损失,像直接经济损失、可得利益损失。
3.要是因不可抗力等法定免责情况,导致合同无法及时履行,可部分或全部免责(法律另有规定除外)。违约方要及时通知对方,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2025-04-07 14:15:07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合同签订后未及时履行一般需承担违约责任,承担方式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但存在不可抗力等法定免责事由时可部分或全部免责。
法律解析: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全面履行约定义务。未在约定期限内履行合同义务构成迟延履行,属于违约行为。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并赔偿损失,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等。然而,若存在不可抗力等法定免责事由导致合同不能及时履行,可根据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不过违约方要及时通知对方并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在遇到合同履行相关法律问题时,情况往往较为复杂,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有效的法律建议。
2025-04-07 13:15:52 回复
咨询我
1.合同签订后未及时履行一般需承担违约责任。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全面履行义务,未在约定期限履行构成迟延履行,属于违约行为。
2.违约责任承担方式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守约方可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并主张赔偿因违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得利益损失等。
3.若存在不可抗力等法定免责事由致合同不能及时履行,可根据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法律另有规定除外。违约方需及时通知对方,减轻损失,并在合理期限提供证明。
4.建议当事人签订合同时明确履行期限和违约责任,履行中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协商。发生违约情况,守约方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违约方积极承担责任,避免损失扩大。
2025-04-07 11:20:17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合同签订后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需依约全面履行义务。未在约定期限履行构成迟延履行,属于违约行为。
(2)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多样,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还可主张赔偿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与可得利益损失等。
(3)若因不可抗力等法定免责事由致合同不能及时履行,可根据影响部分或全部免责,但法律另有规定除外。此时违约方要及时通知对方,减少损失,并在合理期限提供证明。
提醒:
签订合同后应严格按约履行,遇到可能违约情况需及时与对方沟通。若涉及不可抗力免责,要注意及时通知和提供证明。不同合同违约情形复杂,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4-07 11:05:52 回复
咨询我
(一)合同签订后应及时履行义务,若一方未按时履行构成迟延履行属违约行为,守约方可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
(二)守约方还能主张违约方赔偿因违约造成的损失,包含直接经济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等。
(三)若存在不可抗力等法定免责事由导致不能及时履行合同,可根据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不过违约方要及时通知对方并在合理期限提供证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025-04-07 09:32: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