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赠与合同任意撤销权在赠与后受限,主要有两种情形。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可任意撤销,因为公证赋予合同较强公信力和证明力,体现了赠与人真实意愿,维护公序良俗和合同稳定性要求赠与人不能随意反悔。
2.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能任意撤销。像为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目的或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随意撤销会损害公共利益和受赠人期待,因此赠与人不能行使任意撤销权。若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受赠人可要求交付。
解决措施和建议:赠与人在签订赠与合同前应充分考虑自身意愿和能力,特别是涉及公证或公益道德性质的赠与。若有特殊情况需变更,可与受赠人协商并通过合法途径处理。
2025-04-02 13:48:49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由于公证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和证明力,它能体现赠与人的真实意愿。为了维护公序良俗以及合同的稳定性,法律规定赠与人不可随意撤销该类赠与合同。
(2)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同样不能任意撤销。像为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目的,或者是基于履行道德义务而进行的赠与,如果允许赠与人随意撤销,会损害公共利益以及受赠人的合理期待。在这种情况下,若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受赠人有权要求其交付。
提醒:
签订赠与合同前要慎重考虑,一旦属于上述不可任意撤销的情形,赠与人需依约履行。不同案情对应不同解决方案,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4-02 13:30:33 回复
咨询我
(一)若你是赠与人,对于已签订的赠与合同,要考虑是否经过公证或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如果是,就不能随意撤销赠与,应做好履行合同的准备。
(二)若你是受赠人,当遇到赠与人签订的是经过公证或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时,你有权要求其交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2025-04-02 12:43:41 回复
咨询我
1.经公证的赠与合同不能任意撤销。公证让合同有了公信力和证明力,能体现赠与人真实想法。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合同稳定,赠与人不能随意反悔。
2.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也不能任意撤销。像为救灾、扶贫等公益目的或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随意撤销会损害公共利益和受赠人期待。若赠与人不交付财产,受赠人可要求其交付。
2025-04-02 12:18:20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赠与合同在赠与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以及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可任意撤销。
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权作出了限制。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因公证具有较强公信力和证明力,能体现赠与人真实意愿,为维护公序良俗和合同稳定性,赠与人不能随意撤销。而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像为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目的或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若允许随意撤销,会损害公共利益和受赠人期待,所以赠与人同样不能行使任意撤销权。若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受赠人有权要求其交付。若您在赠与合同方面有任何疑问或遇到相关法律问题,欢迎向我或其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2025-04-02 11:32: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