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广东法律咨询 > 东莞法律咨询 > 东莞环境行政处罚法律咨询 > 环保罚单不处理会有什么后果?

环保罚单不处理会有什么后果?

ask****728 广东-东莞 环境行政处罚咨询 2024.04.23 14:38:33 452人阅读

环保罚单不处理会有什么后果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东莞律师 环境保护律师 东莞环境保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3450099109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广东-东莞 咨询解答:14048条

如果局部缴纳罚款的情况下,市局会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24-04-23 15:39:26 回复
咨询我
13342655526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广东-东莞 咨询解答:31183条

你好,说一下具体情况L

2024-04-23 15:00:35 回复
咨询我
18681566928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广东-深圳 咨询解答:994条

环保罚单不处理会有什么后果

2024-04-23 14:51:03 回复
咨询我
13267168005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广东-深圳 咨询解答:2477条

环保罚款不交,当事人会被加处罚款。到期不交环保罚款,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会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2024-04-23 14:50:25 回复
咨询我
18924109767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广东-广州 咨询解答:238710条

、逾期不缴纳罚款的,每天按罚款金额的3%处以罚款

2024-04-23 14:43:10 回复

实践中,不少环境污染犯罪是由单位实施的,此类行为往往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解释》第六条明确规定,对于单位实施环境污染犯罪的,不单独规定定罪量刑标准,而是适用与个人犯罪相同的定罪量刑标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并对单位判处罚金。
第三百三十八条[1] 【污染环境罪】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三百四十六条 【单位犯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处罚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三百三十八条至第三百四十五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第四百零八条 【环境监管失职罪】 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无罪判例4大裁判要旨
要旨
1:在无法判断被污染的环境是涉案人员排污所导致的,或是原来已被污染,抑或是被其他废物、有毒物质、有害物质所污染的,根据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应认定被告人无罪。
要旨
2:环保人员违反污水水质监测标准等监测标准取样,导致采集样本不纯粹,监测结果不能成为直接证实排污超标的事实,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应认定被告人无罪。
要旨
3:被告人不存在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废物、有毒物质、有害物质的主观故意,则不构成污染环境罪,但应从企业证照的办理、产生污染的原因、发现造成污染的可能性、预见性等客观情况来分析主观心态,进而判断是犯罪,还是意外事件。
要旨
4:在污染环境罪的共同犯罪中,仅部分同案被告人指认某一被告人对污染环境知情,但该被告人予以否认、另一部分同案被告人也予以否定的,则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应认定该被告人无罪。
如何区分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
如何认定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分:
1、是否为了单位的利益,是否由单位的决策机构决定。单位决策机构产生单位意志,指挥单位行为的实施,任何单位成员在单位业务活动中依据决策机构的决定实施的行为,应视为单位行为。单位犯罪所具有的特定程序性,即符合单位决策程序,是它与自然人盗用单位名义或擅自以单位名义进行的犯罪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因而,单位内部成员未经单位决策机构批准、同意或认可而实施的犯罪行为,一般只能认定为自然人犯罪。 同时按照决策机构的决定实施的行为必须为了单位的利益。单位犯罪中,犯罪后的违法所得通常归单位所有,即因犯罪行为所产生的非法收益,受益对象是本单位或者本单位的多数员工;而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违法所得多半为自然人个人所有。如果不是为了单位利益,而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那么这种情况不应按照单位犯罪处理。比如《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条规定在单位行贿罪中,因行贿取得的违法犯罪所得归个人所有时,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关于行贿罪的相关规定定罪处罚。
2、是否是以单位的名义。行为以单位的名义实施是认定单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都是单位犯罪。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规定:“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所以,打着单位的幌子,利用单位名义,为个人谋取利益的不法行为,当然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3、行为是否在单位成员的职务活动范围内,或者与单位的业务活动相关。单位只对其在业务范围内或与业务相关的活动范围内的行为负责。如果行为与单位业务没有任何关系,则不应让单位承担刑事责任。当然,单位的行为不拘于在登记机关核准的经营范围之内,也可以超出登记的经营范围,只要是与单位的业务活动相关或者说与单位的人格相关,也可以视为是单位的行为。但如果与单位的业务活动并无实质的关联,则一般不应视为单位行为。单位犯罪的诉讼程序单位犯罪罪名列表。

你好,你想知道的环保行政处罚申诉范文如下减免行政处罚申请书尊敬的工商管理局:贵局在2016年5月对我公司经营销售润滑油产品进行检查,在抽检中发现53瓶嘉实多、美孚系列产品存在侵权行为。此事,实属我公司在不知情情况下进购,对此,我公司高度重视,在贵局给出的整改建议的基础上逐条逐项的进行整改,并已停止上述侵权行为。我公司自成立以来,一向是遵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经营,一直都是不制假,不售假,不损害客户及消费者权益。通过此事,我公司已深刻认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并已认真整改。我公司目前确实经营困难,利润薄弱,举步艰难,在此诚恳的为我公司不当经营行为致歉,并恳请贵局领导能切实了解和关切我公司的具体情况,酌情处理,从轻处理,对我公司予以减免行政处罚。再次致歉并致谢。公司2016年5月29日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污染环境罪单位犯罪的怎么处罚 实践中,不少环境污染犯罪是由单位实施的,此类行为往往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解释》第六条明确规定,对于单位实施环境污染犯罪的,不单独规定定罪量刑标准,而是适用与个人犯罪相同的定罪量刑标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并对单位判处罚金。 第三百三十八条[1] 【污染环境罪】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三百四十六条 【单位犯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处罚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三百三十八条至第三百四十五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第四百零八条 【环境监管失职罪】 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无罪判例4大裁判要旨 要旨1:在无法判断被污染的环境是涉案人员排污所导致的,或是原来已被污染,抑或是被其他废物、有毒物质、有害物质所污染的,根据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应认定被告人无罪。 要旨2:环保人员违反污水水质监测标准等监测标准取样,导致采集样本不纯粹,监测结果不能成为直接证实排污超标的事实,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应认定被告人无罪。 要旨3:被告人不存在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废物、有毒物质、有害物质的主观故意,则不构成污染环境罪,但应从企业证照的办理、产生污染的原因、发现造成污染的可能性、预见性等客观情况来分析主观心态,进而判断是犯罪,还是意外事件。 要旨4:在污染环境罪的共同犯罪中,仅部分同案被告人指认某一被告人对污染环境知情,但该被告人予以否认、另一部分同案被告人也予以否定的,则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应认定该被告人无罪。 如何区分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 如何认定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分: 1、是否为了单位的利益,是否由单位的决策机构决定。单位决策机构产生单位意志,指挥单位行为的实施,任何单位成员在单位业务活动中依据决策机构的决定实施的行为,应视为单位行为。单位犯罪所具有的特定程序性,即符合单位决策程序,是它与自然人盗用单位名义或擅自以单位名义进行的犯罪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因而,单位内部成员未经单位决策机构批准、同意或认可而实施的犯罪行为,一般只能认定为自然人犯罪。 同时按照决策机构的决定实施的行为必须为了单位的利益。单位犯罪中,犯罪后的违法所得通常归单位所有,即因犯罪行为所产生的非法收益,受益对象是本单位或者本单位的多数员工;而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违法所得多半为自然人个人所有。如果不是为了单位利益,而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那么这种情况不应按照单位犯罪处理。比如《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条规定在单位行贿罪中,因行贿取得的违法犯罪所得归个人所有时,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关于行贿罪的相关规定定罪处罚。 2、是否是以单位的名义。行为以单位的名义实施是认定单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 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都是单位犯罪。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规定:“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所以,打着单位的幌子,利用单位名义,为个人谋取利益的不法行为,当然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3、行为是否在单位成员的职务活动范围内,或者与单位的业务活动相关。单位只对其在业务范围内或与业务相关的活动范围内的行为负责。如果行为与单位业务没有任何关系,则不应让单位承担刑事责任。当然,单位的行为不拘于在登记机关核准的经营范围之内,也可以超出登记的经营范围,只要是与单位的业务活动相关或者说与单位的人格相关,也可以视为是单位的行为。但如果与单位的业务活动并无实质的关联,则一般不应视为单位行为。单位犯罪的诉讼程序单位犯罪罪名列表。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环境保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