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双方解除劳动合同时是否应发工资

双方解除劳动合同时是否应发工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23 · 1770人看过
导读:双方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依法在解除或终止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若不及时支付属违法,劳动者可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其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付则责令用人单位加付赔偿金,劳动者还可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来维护权益。
双方解除劳动合同时是否应发工资

一、双方解除劳动合同时是否应发工资

双方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依法向劳动者发放工资。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若用人单位不及时支付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与单位协商,要求其支付;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劳动者也可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双方解除劳动合同能否申请仲裁

双方解除劳动合同能申请仲裁。若因解除劳动合同产生争议,如用人单位违法解除、解除时未支付经济补偿等,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均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申请仲裁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交书面仲裁申请,载明双方信息、仲裁请求及事实理由等。仲裁委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裁决。若对仲裁结果不服,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属于辞退吗

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不一定属于辞退。辞退通常指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而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经沟通达成共识后,共同决定结束劳动关系,体现双方意愿。 若协议书是双方平等自愿协商签订,就不属于辞退;若用人单位以威胁、欺诈等手段使劳动者签订,实质违背劳动者意愿,可能被认定为变相辞退。 当发生劳动纠纷时,劳动者可提供相关证据,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等途径维护权益,判断是否属于辞退需结合实际情况和证据确定。

在探讨双方解除劳动合同时是否应发工资这个问题时,我们知道了不同情形下工资发放的规定。其实,除了明确工资是否该发,还有一些相关要点值得关注。比如,解除劳动合同后,工资结算的时间节点如何确定,以及如果单位未按时发放工资,劳动者有哪些权益可以维护。这些都是与“双方解除劳动合同时是否应发工资”紧密相关的拓展内容。若你还对这些后续问题存有疑问,或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工资发放方面还有其他困惑,不要迟疑,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工资福利最新文章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