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案件判决后能再审吗
离婚案件判决后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再审的,但需符合法定情形。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然而,如果涉及到财产分割问题,存在以下情形可再审:一是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二是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三是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四是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所以,离婚案件判决后并非绝对不能再审,关键看是否符合上述关于财产分割等方面的再审条件。
二、离婚案件判决书生效吗
仅说“离婚案件判决书”无法确定是否生效。一审离婚判决书送达后有15天上诉期,若双方均未上诉,上诉期满后判决书生效。二审离婚判决书一经作出即生效。判断判决书是否生效,关键看是否过了上诉期且有无上诉情况。生效后的离婚判决书与离婚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双方婚姻关系解除。若对生效判决书有异议,比如发现新证据足以影响判决结果等,可通过再审程序申请纠正,但需符合再审条件。
三、离婚案件判决书多久下
离婚案件判决书的下达时间并无固定统一标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离婚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审结后通常很快会下达判决书。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一般在审限内会作出判决并送达当事人。但实际中,案件的复杂程度、送达情况等都会影响时间。比如涉及大量财产分割、子女抚养争议且事实调查困难的,审理时间可能会延长,判决书下达也就相应推迟。
当探讨离婚案件判决后能否再审时,需要明确相关法律规定与具体情形。一般来说,离婚案件判决生效后,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再审的。比如,如果发现存在财产分割显失公平、对方隐匿转移财产等新情况新理由,或者有证据证明原审存在程序违法等严重影响判决公正性的问题,就有可能启动再审程序。但再审的申请有着严格的审查和流程。倘若您对离婚案件判决后的再审问题存在疑问,例如不知道如何收集能启动再审的证据,或者对再审的具体流程不清楚,那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吧,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