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中哪些情况除斥期间一年
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民法典规定除斥期间为一年的情况主要有:一是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二是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三是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自行为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的,撤销权消灭;四是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二、民法典中哪些情况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
根据民法典规定,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一是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二是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三是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四是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基本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停止侵害等请求是为维护物权等绝对权的圆满状态;不动产物权和登记动产返还财产请求,因登记公示性需保障物权稳定性;支付“三费”请求关乎弱势群体生存权益;其他不适用情形依具体法律规定确定。
三、民法典中哪些情形离婚孩子归母亲
根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以下情形孩子大概率归母亲。两周岁以内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这是考虑到孩子尚处幼儿期,母亲能给予更好的照料。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若母亲已做绝育手术、丧失生育能力,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等,可予优先考虑。
八周岁以上的子女愿意随母亲生活,且母亲有抚养能力,法院一般会尊重孩子意愿判决归母亲。另外,若父亲存在严重不良嗜好或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等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情形,孩子也可能归母亲抚养。
在探讨民法典中哪些情况除斥期间为一年时,我们了解到一些关键规定。比如受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等。除了这些典型情况,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细节问题值得关注。比如在可撤销合同中,撤销权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后续又想反悔的,在一年除斥期间内是否还有机会?若对这些拓展内容存在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