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欠工资多长时间可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一般来说,用人单位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未支付工资,劳动者就可依法维权。
实践中,若单位未按约定时间支付工资,劳动者可先与单位协商沟通。协商无果,就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其责令单位限期支付;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拖欠工资多长时间合同自动无效
工资拖欠并不会导致劳动合同自动无效。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的无效需符合特定情形,如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订立或变更合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不过,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还可主张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所以,工资拖欠不使合同无效,但劳动者有相应维权途径。
三、拖欠工资多长时间可能构成犯罪
一般情况下,拖欠工资本身是民事纠纷,但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关于“数额较大”,各地标准有所不同,通常,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或者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符合入罪标准。而“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常见的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工资等。所以,并非单纯看拖欠时间,而是结合行为方式、金额及是否经责令支付等综合判定是否构成犯罪。
当探讨拖欠工资多长时间可以告时,其实无论拖欠时长多久,劳动者都有权利追讨工资。不过,不同时长可能会有不同处理方式。比如,短时间拖欠,可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若长期拖欠,除了协商,还可通过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等途径。而且,即使拖欠时间不长,但用人单位存在恶意拖欠等恶劣情形,劳动者也能及时采取法律手段。你是否正面临工资被拖欠的情况呢?要是对追讨工资的具体流程、所需材料或者其他相关法律问题有疑问,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将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