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利侵权诉讼时效性是几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以及侵权人之日起计算。
若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也为三年,自专利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诉讼时效届满后起诉的,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法院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将判决驳回权利人的诉讼请求。
二、专利侵权诉讼的起诉要注意些什么
提起专利侵权诉讼,需注意以下要点。
主体方面,原告要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如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被告则应明确且适格。
证据收集很关键,要准备能证明己方拥有合法有效的专利权的文件,如专利证书、年费缴纳凭证等。还需收集证明被告侵权的证据,像侵权产品、销售记录等,证据应真实、合法、关联。
管辖法院要选对,一般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
在诉讼时效上,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及侵权人之日起计算,需在时效内起诉。
赔偿诉求要合理,依据法律规定,结合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等来确定赔偿数额。
三、专利侵权诉讼后能否主张专利无效
专利侵权诉讼后可以主张专利无效。在专利侵权诉讼中,被控侵权人若认为涉案专利不符合法定授权条件,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现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无效宣告请求。
提出该请求有重要意义,若专利被宣告无效,其自始无效,被控侵权人自然不构成侵权。不过,这一程序会使侵权诉讼程序中止,等待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结果。一般情况下,法院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中止诉讼。若有充分证据证明不侵权,法院也可能不中止。所以,在专利侵权诉讼中,被控侵权人可合理运用专利无效宣告程序来维护自身权益。
在探讨专利侵权诉讼时效性是几年这个问题时,我们了解到了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来说,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些细节值得关注。例如,如果在侵权行为持续过程中,专利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却未及时起诉,那么诉讼时效的计算就会有所不同。另外,从侵权行为结束后开始计算时效的情况也存在。要是你对专利侵权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时效中断或中止的情形等还有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吧。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读,帮你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专利侵权诉讼时效相关问题。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