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被胁迫犯罪应该怎么定罪

被胁迫犯罪应该怎么定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03 · 1487人看过
导读:被胁迫犯罪构成胁从犯,其定罪要结合具体案情。先确定胁迫程度,完全丧失意志自由不构成犯罪,有一定意志自由则需担责,可减轻或免除处罚。判断时综合考量胁迫紧迫性、程度、被胁迫人自身情况及犯罪危害后果等因素,如情节较轻且作用小可能免罚,危害大但胁迫弱一般减轻处罚。
被胁迫犯罪应该怎么定罪

一、被胁迫犯罪应该怎么定罪

被胁迫犯罪即构成胁从犯。对于胁从犯的定罪,需结合具体案情判断。首先要确定胁迫的程度,若胁迫达到使行为人完全丧失意志自由的程度,行为人不构成犯罪;若胁迫未达到此程度,行为人仍有一定意志自由,其实施犯罪行为仍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应按其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判断时要综合考量被胁迫的紧迫性、程度、被胁迫人自身情况以及犯罪行为的危害后果等因素。比如,若行为人在被胁迫下实施的是情节较轻的犯罪行为,且在犯罪过程中作用较小,可能会被免除处罚;若犯罪行为危害较大,但行为人是在相对较弱胁迫下参与,一般会减轻处罚。

二、被胁迫犯罪属于犯罪吗

被胁迫犯罪通常仍属于犯罪,但在处罚上会有所不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八条,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这意味着被胁迫实施犯罪行为,仍需承担刑事责任,不过考虑到其主观上并非积极主动追求犯罪结果,是在他人胁迫下不得已参与犯罪,所以在量刑时会综合考量胁迫的程度、被胁迫者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等因素。若被胁迫者在犯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较小、受胁迫程度严重等,可能会得到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的处理。

三、被胁迫犯罪应承担什么责任

被胁迫犯罪在刑法上属胁从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若行为人被胁迫程度较轻,有一定意志自由,对实施犯罪行为有一定选择余地,且该犯罪行为造成较严重危害后果,通常会根据其在犯罪中所起作用,适当减轻处罚,但仍要承担刑事责任。若行为人受胁迫程度严重,完全失去意志自由,缺乏犯罪故意,其行为可视作他人犯罪工具,不应认定为犯罪。例如,被他人用枪指着实施犯罪,可能会被免除处罚。具体责任判定需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由司法机关综合考量认定。

当探讨被胁迫犯罪应该怎么定罪时,要明确被胁迫实施犯罪并非免除刑事责任的理由,但在量刑时会予以考虑。被胁迫犯罪是共同犯罪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定罪需依据具体犯罪事实及被胁迫程度等综合判定。比如在抢劫罪中,若有人是被胁迫参与抢劫,他在犯罪中的作用和主观恶性等都与主动实施抢劫者不同。你是否对被胁迫犯罪的定罪存在疑问呢?如果想深入了解被胁迫犯罪定罪后的量刑差异、司法程序细节等相关问题,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