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逃汇罪怎么惩处
我国法律中没有“行政逃汇罪”,与之相关的是逃汇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数额较大的,对单位判处逃汇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单位判处逃汇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需注意,本罪主体为单位,自然人实施逃汇行为不构成本罪,但可能按其他外汇管理规定进行行政处罚。
二、行政逃汇罪会面临怎样的法律惩处
首先,我国刑法中没有“行政逃汇罪”这一罪名。
逃汇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数额较大的行为。
犯逃汇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单位犯罪的,实行双罚制,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具体量刑会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如逃汇数额、情节严重程度等综合判定。
三、行政逃汇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国刑法中没有行政逃汇罪这一罪名,只有逃汇罪。
逃汇罪的立案标准如下: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数额较大的,应予立案追诉。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数额较大一般是指在500万美元以上或者等值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
单位犯逃汇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逃汇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罚金。
行政逃汇罪是一种严重违反外汇管理法规的行为。当我们探讨行政逃汇罪怎么惩处时,相关法律规定明确且严肃。单位犯此罪的,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逃汇行为不仅损害国家利益,破坏金融秩序,还影响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若您对行政逃汇罪的惩处标准、法律适用范围或相关案例仍有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提供更精准、详细的解答,助您明晰法律边界,维护合法权益。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