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认定非法占有需哪些主观要件

认定非法占有需哪些主观要件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27 · 1016人看过
导读:认定非法占有,主观要件包括:一是非法占有的故意,行为人明知行为会侵犯他人财物合法占有权仍积极追求,如小偷盗窃;二是排除权利人的意思,意图永久性剥夺权利人相关权利,像诈骗分子骗取财物后不归还;三是利用财物的意思,不仅排除占有还按财物用途利用,如盗窃汽车后自用或出租获利。
认定非法占有需哪些主观要件

一、认定非法占有需哪些主观要件

认定非法占有,主观要件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是非法占有的故意,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他人对财物的合法占有权,仍积极追求这种结果发生。比如小偷在实施盗窃时,清楚知道自己的行为会使他人丧失对财物的占有,且希望这种情况出现。

其次是排除权利人的意思,即行为人意图永久性地剥夺权利人对财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使财物完全脱离权利人的控制。例如诈骗分子骗取他人财物后,不会打算归还,而是自己随意处置。

最后是利用财物的意思,行为人不仅想排除权利人的占有,还具有按照财物的经济用途或可能的用途加以利用的意思。如盗窃汽车后用于自己日常出行或出租获利。

二、认定非法占有有什么标准

在我国刑法领域,认定“非法占有”通常有以下标准:排除意思:行为人具有排除权利人对财物的占有,将他人财物当作自己的财物进行支配的意思。例如,小偷窃取他人手机自用,使原权利人完全丧失对手机的控制。利用意思:行为人具有按照财物的用途加以利用、处分的意思。如盗窃汽车后用于日常出行、运输货物等,即便之后将车丢弃,也不影响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非法占有目的产生时间:非法占有目的需在取得财物之前或之时产生。若在合法占有财物后才产生非法占有目的并实施相应行为,可能构成侵占等其他犯罪。行为手段非法性:获取财物的手段违反法律规定,如通过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行为获取财物。

三、认定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后会被怎样判刑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根据《刑法》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该罪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行为。司法实践中,“数量较大”和“造成农用地大量毁坏”是重要认定标准。比如,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五亩以上或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可认定数量较大;因非法占用农用地,致使大量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可认定造成大量毁坏。具体量刑会综合考虑占用农用地的种类、数量、造成的后果以及犯罪情节等因素。

在探讨认定非法占有需哪些主观要件时,除了直接故意这种明显的主观心态外,还存在一些较为复杂的情况。比如间接故意在某些特定非法占有情形中也可能被认定。若行为人虽非积极追求非法占有结果,但对可能导致他人财物被非法占有的情况持放任态度,也可能构成非法占有。并且,过失在非法占有认定中一般不构成主要主观要件,但在一些特殊的经济活动中,因疏忽大意导致对财物的不当控制,也可能引发对非法占有认定的争议。你是否对非法占有主观要件的认定存在疑问呢?若想深入了解更多关于非法占有主观要件认定的细节,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