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时公司注销了怎么办
仲裁时公司注销,情况不同处理方式有别。若公司依法清算注销,主体资格消灭,仲裁程序一般终结。劳动者可追加清算组成员为被申请人,要求其承担责任,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如清算组成员未依法履职致劳动者权益受损,应担赔偿责任。
若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注销,劳动者可要求股东、发起人或出资人承担责任。此时可变更被申请人为股东等主体,通过仲裁或后续诉讼主张权益。仲裁委可根据具体情况,对责任承担主体作出裁决,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仲裁时公司要求私下和解怎么办
当仲裁时公司提出私下和解,你可从以下方面考量:
首先,评估和解方案。分析公司提出的和解条件是否能满足你的核心诉求,如赔偿金额是否合理、权益保障是否到位等。若方案能弥补损失且符合预期,和解可节省时间和精力,避免仲裁不确定性。
其次,考虑证据情况。若你证据充分,胜诉可能性大,可坚持仲裁争取更有利结果;若证据存在瑕疵或收集困难,和解也是一种选择。
再者,了解公司信誉。若公司过往信誉良好,和解协议履行有保障;若信誉不佳,要警惕其可能不履行和解协议,届时还需重新仲裁或诉讼。
最后,若决定和解,务必签订书面和解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以防后续纠纷。若对和解方案拿不准,可咨询专业律师。
三、仲裁时公司伪造证据怎么处理
若公司在仲裁时伪造证据,这是严重违反仲裁程序和诚信原则的行为。首先,你应及时向仲裁庭提出异议,指出对方证据系伪造,说明伪造证据对案件公正裁决产生的实质性影响。仲裁庭有权对证据进行审查核实,一旦认定公司伪造证据,将不采纳该伪造证据。同时,根据情节轻重,仲裁庭可以对伪造证据的公司予以训诫、责令退出仲裁庭或者罚款。若伪造证据的行为构成犯罪,依法将追究其刑事责任。你要积极收集能证明对方伪造证据的相关线索和材料,协助仲裁庭查明真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当面临仲裁时公司注销了的情况,这确实会给当事人带来困扰。首先要明确,公司注销并不意味着相关责任的消失。若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债权人可主张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而且,即使公司注销,仲裁程序仍可能存在后续影响,比如仲裁裁决的执行等问题。要是你在这方面还有疑问,比如如何确定责任主体、怎样保障自身权益等,别错过寻求专业解答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剖析,为你保驾护航。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