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立案后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吗
刑事立案后,一般情况下当事人不能直接申请撤销。因为刑事案件涉及国家公权力对犯罪行为的追究,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秩序。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已过追诉时效等,司法机关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这类似于撤销案件。
然而,当事人不能随意申请撤销,需依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如果当事人认为案件存在上述特殊情形,应及时向负责侦查的公安机关、审查起诉的检察院等相关司法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和理由,由司法机关依法进行审查和决定。
总之,刑事立案后的撤销需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不能随意为之。
二、刑事立案后可以提出刑事自诉吗
一般情况下,刑事立案通常指的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进行立案侦查,这种由国家专门机关主导的追诉程序启动后,通常不会再走刑事自诉程序。
因为公诉案件与自诉案件在程序上有明确区分。刑事立案后的公诉案件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而刑事自诉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等直接向法院提起的诉讼,适用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等。
不过,如果属于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有证据证明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即便已刑事立案,被害人也可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三、刑事立案后会怎样
刑事立案后,司法机关会展开侦查工作。侦查机关有权采取多种侦查措施,如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搜查、查封扣押、鉴定等,以收集犯罪证据、查明案件事实。
若发现犯罪嫌疑人,可根据情况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限制其人身自由。
侦查终结后,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侦查机关会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决定是否向法院提起公诉。若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会向法院提起公诉;若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则会作出不起诉决定。法院受理公诉案件后,会依法进行审判,作出有罪或无罪判决。
当探讨刑事立案后当事人是否可以申请撤销时,要知道这并非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在一些轻微刑事案件中,如果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积极赔偿等,取得被害人谅解,可能存在撤案的空间。但在多数情况下,刑事立案是基于犯罪事实已经发生且达到一定程度,由司法机关依法启动的程序,当事人不能随意撤销。比如常见的故意伤害案等,一旦立案,就需按照法定程序推进。若你对刑事立案后的撤案程序、条件等还有疑问,或者面临相关法律问题,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