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仲裁 > 签了劳务协议但属于劳动关系可以仲裁吗

签了劳务协议但属于劳动关系可以仲裁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20 · 1234人看过
导读:签订劳务协议但实质构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权益受劳动法律法规保护。判断劳动关系关键看从属性。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属劳动仲裁受案范围,劳动者与单位有分歧可申请仲裁,申请时需准备如工资支付凭证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认定后可依法主张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经济补偿等权益。
签了劳务协议但属于劳动关系可以仲裁吗

一、签了劳务协议但属于劳动关系可以仲裁

可以仲裁。虽签订劳务协议,但实质构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权益受劳动法法规保护。判断是否为劳动关系,关键看是否具备从属性,如接受单位管理、从事单位安排工作并获取劳动报酬等。

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仲裁受案范围。若劳动者与单位就劳动关系认定有分歧,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时需准备能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经仲裁认定为劳动关系后,劳动者可依法主张相应权益,如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经济补偿等。

二、签了劳务协议被辞撕了有赔偿

签了劳务协议后被辞退是否有赔偿,关键看协议约定。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不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中关于经济补偿的规定。

若劳务协议里明确约定了辞退的赔偿条款,当出现辞退情形时,符合约定条件的,提供劳务一方可依据协议要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赔偿。但要是协议未作相关约定,一般不能主张赔偿。撕毁协议不影响协议本身的效力,只要有协议的复印件、聊天记录、付款凭证等其他证据能证明协议内容,仍可按协议约定处理。所以,需先查看劳务协议有无赔偿约定,再确定能否索赔。

三、签了劳务协议被辞退工资给吗

签了劳务协议被辞退,通常是应当获得相应工资的。

劳务协议不同于劳动合同,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提供劳务者按照约定提供了劳务,接受劳务一方就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即使劳务关系解除,对于已经实际提供劳务期间对应的报酬,接受劳务方有支付义务。

如果是因劳务者自身过错导致被辞退,比如严重违反约定的工作纪律、故意给对方造成重大损失等,且劳务协议中有明确约定相关扣减报酬情形的,可能会影响最终获得报酬的金额。但若无此类法定或约定情形,接受劳务方不得以辞退为由拒付工资,否则劳务者可通过协商、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当我们探讨签了劳务协议但属于劳动关系是否可以仲裁时,答案是明确的。只要符合法定条件,是能够进行仲裁的。比如在认定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存在未足额支付工资、未依法缴纳社保等情况,劳动者都可以通过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并且仲裁过程中,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双方的争议进行公正裁决。倘若你对签了劳务协议却被认定为劳动关系后,仲裁的具体流程、所需材料或者仲裁结果的执行等还有疑问,不要迟疑,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助你妥善处理相关事宜。

网站地图
更多

劳动仲裁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