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员工劳动合同约定违约金是否有效吗
员工劳动合同约定违约金是否有效需分情况判断。
依据《劳动合同法》,仅两种情形下约定违约金有效。其一,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若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应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且违约金数额不得超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其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除上述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二、员工劳动合同期限有什么规定
员工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三种。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期限可长可短,双方协商确定。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合同外,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劳动者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国企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无严重过错等法定情形,续订劳动合同。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三、员工劳动合同丢失怎么办
员工劳动合同丢失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首先,可向用人单位说明情况,申请复印用人单位留存的劳动合同文本。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一式两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所以用人单位有义务提供复印件,并在复印件上注明“与原件一致”,加盖公章。
其次,若用人单位拒绝提供复印件,员工可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重新签订一份与原合同内容一致的劳动合同。
再者,若因劳动合同丢失引发劳动争议,比如涉及工资、福利待遇、工作岗位等纠纷,员工可收集其他能证明劳动关系及相关权利义务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这些证据在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中可辅助证明员工的主张。
在探讨员工劳动合同约定违约金是否有效时,我们知道这要依据具体情形判断。若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条件,违约金约定是有效的。比如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还有,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也需支付违约金。要是您对劳动合同中违约金约定的效力、适用范围或具体计算等仍有疑问,别错过获取准确答案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