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众斗殴双方都要构罪吗
聚众斗殴并非双方都必然构罪。聚众斗殴罪是指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从法律规定看,只有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才会被认定构成此罪。如果在聚众斗殴事件中,一方人员确实未实施积极参与斗殴的行为,或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不认定为犯罪。
在司法实践中,会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比如行为人的动机、在斗殴中所起作用、参与程度、造成后果等。对于虽参与但作用较小、主观恶性不大等符合条件的人员,可能不被认定构成犯罪。
二、聚众斗殴双方怎么处罚
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多次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持械聚众斗殴的。此外,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对于未参与斗殴行为、情节显著轻微的一般参与者,可不认为是犯罪,不进行刑事处罚。需注意,具体量刑会结合案件实际情况综合判定。
三、聚众斗殴双方谅解对判刑有作用吗
聚众斗殴案件中,双方达成谅解对判刑有一定作用。
从法律角度看,刑事谅解是酌定从轻处罚情节。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若双方谅解,表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轻,且犯罪嫌疑人有较好的悔罪表现。这可能使法院在量刑时适当从轻判处,比如在法定刑幅度内判处相对较低的刑罚。
但需注意,即便双方谅解,也不意味着必然从轻很多或不判刑。聚众斗殴是较为严重的犯罪,仍会依据案件具体情况,如斗殴的人数、手段、是否持械、造成的后果等,结合谅解情节来最终确定刑罚。所以,谅解只是一个影响量刑的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
当我们探讨聚众斗殴双方都要构罪吗这个问题时,要明确聚众斗殴罪是指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在实际情况中,并非聚众斗殴的双方都必然构成犯罪。如果一方是单纯的受害者,没有主动参与斗殴行为,可能不构成犯罪。或者一方在斗殴中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也可能不被认定为犯罪。若您对聚众斗殴中双方是否构罪以及其他相关法律问题还有疑问,比如在何种情况下算情节显著轻微等,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将为您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