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伤赔偿 > 工伤纠纷 > 员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死亡的要怎样办

员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死亡的要怎样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14 · 1086人看过
导读:首先要确认死亡原因。因工伤亡,即便未签劳动合同,能证明劳动关系即可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后按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若非因工伤亡,有社保由社保支付相关费用,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致员工无法享受待遇的,单位担责。未签劳动合同单位应支付双倍工资。建议及时收集证据,协商赔偿,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解决。
员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死亡的要怎样办

一、员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死亡的要怎么办

首先需确认死亡原因。若因工伤亡,即便未签劳动合同,只要能证明劳动关系,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等,其近亲属可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后,按《工伤保险条例》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

若非因工伤亡,比如因病或意外等,且用人单位不存在过错,一般由社保支付丧葬补助金等(若有社保)。若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致员工无法享受社保待遇的,单位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同时,未签劳动合同,从用工第二个月起单位应支付双倍工资,最长不超过十一个月,该双倍工资也可作为员工遗产由其继承人继承。建议及时收集相关证据,与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解决。

二、员工没有签合同,受劳动法保护吗

即使员工未签合同,依然受劳动法保护。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未签书面合同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

若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员工享有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等各项法定权利。一旦发生劳动纠纷,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员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死亡怎么办

首先要确定员工死亡的原因。若因工作原因导致死亡,可认定为工伤。

即便未签劳动合同,只要能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其家属仍可按工伤程序处理。家属应及时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后,可享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工伤保险待遇。

若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上述费用将由用人单位承担。若因其他非工作原因死亡,家属可根据具体情况,看是否存在侵权行为等,通过民事途径要求相关责任方承担赔偿责任。例如,若因第三人侵权导致死亡,可向第三人主张赔偿。

当员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却不幸死亡时,家属往往会陷入迷茫。首先要确定劳动关系,通过考勤记录、工资发放凭证、工作证等多种证据来证实。确定劳动关系后,可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责任,比如支付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但在这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多阻碍,比如用人单位不承认劳动关系等。若您对员工没签劳动合同死亡后的处理流程、赔偿标准等还有疑问,别着急。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帮您维护应得权益。

网站地图
更多

工伤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工伤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