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自动解除的情形有哪些规定

取保候审自动解除的情形有哪些规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08 · 1468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自动解除有两种情况。一是期限届满,取保候审最长不超十二个月,到期即自动解除;二是发现不应追究嫌疑人、被告人责任,如查明无犯罪事实或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自动解除后,执行机关应通知被取保人和保证人,并告知决定机关,被取保人需处理好相关事宜,原有法律限制解除。
取保候审自动解除的情形有哪些规定

一、取保候审自动解除的情形有哪些规定

取保候审会自动解除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期限到了,一般取保候审最长不能超十二个月,到期就自动解除。

另一种是发现不该追究嫌疑人、被告人责任。像查明没犯罪事实,或情节很轻危害小不算犯罪,这时也自动解除。

自动解除后,执行机关得赶紧通知被取保人和保证人,还要告知决定机关。被取保人要处理好相关事,原有法律限制也解除。

二、取保候审自动解除规定是什么

取保候审会自动解除的一种情况是期限到了,又没办延期等手续。按规定,取保候审最多十二个月,到期后执行的公安机关得及时解除,并通知相关人员和单位。

司法实践里,要是发现不该追究被取保候审人责任,或案子办结无需再取保,也会解除。

即便能自动解除,办案机关通常也会正式发通知,保证程序合法。被取保人要留意期限,超期没处理可依法要求解除。

三、取保候审自己可以办吗

取保候审通常不可以自己直接办理。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其办理需要符合一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

一般来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申请时,需向办案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担保方式。

办案机关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如犯罪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等,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悔罪表现、身体状况等因素,来决定是否批准取保候审。

在整个过程中,法律程序较为严谨,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规定。

如果自己办理,可能会因不了解程序和要求而导致申请被驳回或出现其他问题。

因此,最好在专业律师的指导下进行申请,以提高申请成功的几率和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当探讨取保候审自动解除的情形有哪些规定时,其实这里面有不少要点。比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期限届满,并且案件没有移送起诉、也未作出其他处理的,取保候审就会自动解除。另外,如果取保候审的期限届满,执行机关也会及时解除取保候审。了解这些规定,能让我们更清楚取保候审这一措施的边界。要是你对取保候审自动解除的具体流程、解除后的影响等还有疑问,不要错过获取专业解答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读,帮你消除疑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