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怎样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怎样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08 · 1430人看过
导读:用人单位试用期内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有条件和程序要求。能证明职工不符录用条件才可解除,招聘时应明确条件并告知职工,保留证据。发现不符时及时核实固定证据。解除要书面通知说明理由,否则可能面临支付赔偿金等法律风险。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怎样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一、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怎样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需满足一定条件并遵循法定程序。根据法律规定,若能证明职工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解除合同

实践中,用人单位应在招聘时明确具体录用条件并告知职工,同时保留相关证据,如招聘广告、岗位说明书等。当发现职工不符合录用条件时,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固定相关证据,如考核记录、工作表现资料等。

解除劳动合同时,需在试用期内以书面形式通知职工,说明解除理由。若用人单位无法证明职工不符合录用条件而随意解除,可能面临支付赔偿金等法律风险。

二、用人单位在节日当天要求加班该怎样算工资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劳动者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来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

比如,劳动者月工资为5000元,日工资约为5000÷21.75≈230元,那么法定节假日加班一天,加班工资至少应为230×3=690元。

此外,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且应依法支付加班工资,不得拖欠或克扣。若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三、用人单位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扣发工资

用人单位扣发工资需有法定情形。一是代扣代缴,如代扣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等。二是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可从工资中扣除赔偿部分,但每月扣除不得超当月工资的20%,且扣除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三是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除此之外,用人单位随意扣发工资属违法行为。若劳动者遇到此类情况,可与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了解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怎样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后,我们还要清楚一些与之相关的要点。比如,若职工对用人单位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不服,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而且,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于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标准可能存在差异,这又该如何判断。这些拓展问题都与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紧密相关。如果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或者想深入探讨更多关于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细节,不要错过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提供精准且全面的解答,助力您明晰自身权益与应对之道。

网站地图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