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仲裁 > 劳动仲裁不给工资会怎么样处理

劳动仲裁不给工资会怎么样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5.26 · 2702人看过
导读:劳动仲裁裁决后,若用人单位拒付工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会发执行通知,要求单位限期履行义务。若单位仍不履行,法院可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同时,单位会面临罚款等后果,信用记录也可能受影响。劳动者应积极配合法院,提供单位财产线索,以尽快保障自身权益。
劳动仲裁不给工资会怎么样处理

一、劳动仲裁不给工资会怎么样处理

1.劳动仲裁裁决后,若用人单位拒付工资,劳动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会发执行通知,让单位限期履行义务。

2.倘若单位仍不履行,法院可采取多种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其财产等,促使单位支付工资。

3.此外,用人单位会面临逾期履行的罚款等后果,其信用记录也可能受到影响。

4.劳动者应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提供用人单位财产线索等信息,这样能保障自身权益尽快实现。

二、劳动仲裁后单位仍不给工资法律如何制裁

劳动仲裁后单位仍不给工资,劳动者可通过以下法律途径制裁单位:

申请强制执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在仲裁裁决生效后,单位拒不履行支付工资义务,劳动者可向人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及相关材料,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单位财产,以支付工资。

追究刑事责任:若单位有能力支付却拒不支付,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单位负责人可能面临拘役有期徒刑罚金刑事处罚

三、劳动仲裁后单位仍不给工资有啥法律后果

劳动仲裁后单位仍不给工资,会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强制执行:劳动者可在仲裁裁决生效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单位的存款,扣押、拍卖其财产以支付工资。

加付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单位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应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信用受损:单位的这种行为可能会被记入企业信用档案,影响其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公共事务中的参与资格。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

当我们探讨劳动仲裁不给工资会怎么样处理时,要知道这并非小事。若劳动仲裁后单位仍不给工资,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单位履行支付义务,比如查询、冻结单位账户,查封、扣押其财产等。同时,单位拒不支付还可能面临罚款、拘留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会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若你也遭遇劳动仲裁后工资未支付的情况,对后续该如何进一步维权、申请强制执行的具体流程等还有疑问,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帮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网站地图
更多

劳动仲裁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