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仲裁 > 65周岁工伤能劳动仲裁吗

65周岁工伤能劳动仲裁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5.26 · 1633人看过
导读:65周岁超法定退休年龄者与用人单位一般构成劳务关系,不能通过劳动仲裁解决“工伤”问题,因其受理以劳动关系为前提,此时劳务关系受民法典等民事法律调整。若工作受伤,可通过民事侵权途径,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单位按过错赔偿。建议受伤人员及时收集证据,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再诉讼,且要配合法院审理。
65周岁工伤能劳动仲裁吗

一、65周岁工伤能劳动仲裁

1.65周岁超法定退休年龄,与用人单位一般构成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不能通过劳动仲裁解决“工伤”问题,因为劳动仲裁受理以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劳务关系受民法典等民事法律调整。

2.若65周岁人员工作受伤,可通过民事侵权途径解决。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单位按过错承担赔偿责任,涵盖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

3.具体解决措施建议:其一,受伤人员应及时收集工作受伤相关证据,如医院诊断证明、工作现场照片等。其二,与单位友好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再启动诉讼程序。其三,积极配合法院审理,如实提供案件情况,以便法院准确判定责任划分和赔偿数额。

二、65周岁工伤无法仲裁时怎样法律维权

65周岁已超法定退休年龄,与用人单位一般不构成劳动关系,难以通过劳动仲裁维权。可按以下方式法律维权:

民事诉讼:根据《民法典》,按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向法院起诉。准备能证明劳务关系、损害事实及损失的证据,如劳务合同、医疗凭证等,要求单位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

协商调解:在起诉前,可尝试与单位协商赔偿事宜,也可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介入调解,达成赔偿协议。若协商或调解成功,能快速解决纠纷。

三、65周岁工伤无法劳动仲裁该如何维权

65周岁已超法定退休年龄,与用人单位一般不构成劳动关系,无法进行劳动仲裁。但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协商解决:尝试与用人单位就赔偿事宜进行协商,明确赔偿项目和金额,达成赔偿协议。

民事诉讼:可按照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向法院起诉。根据《民法典》,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需收集存在劳务关系、因劳务受伤等证据,如劳务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医疗诊断证明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单位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费用。

人民调解:可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介入调解,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当探讨65周岁工伤能劳动仲裁吗这个问题时,除了明确能否仲裁外,还有相关情况值得了解。一般来说,65周岁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与用人单位可能不构成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若因工伤产生纠纷,即便不能进行劳动仲裁,但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在这种情况下,赔偿的依据和标准与劳动关系中的工伤赔偿会有所不同。要是您在65周岁工伤的处理、赔偿认定等方面存在疑问,或是对于相关法律流程不清楚,别担心,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劳动仲裁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