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属于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有哪些
以下不属于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
患者或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时,医疗机构无过错。例如,患者拒绝接受某项必要的检查或治疗,导致后续病情难以准确判断,不能将此责任归咎于医疗机构。
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尽到合理诊疗义务的,无需承担过错责任。比如在紧急手术中,尽管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但医务人员已尽力而为,不应被认定为有过错。
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的情况,医疗机构不承担过错责任。因为医疗技术存在局限性,不能以现在的标准去苛求过去的医疗行为。在医疗纠纷处理中,应综合考虑这些情形,以保证法律的公正与合理。
二、不属于医疗机构免责情形的情况有哪些
依据《民法典》,医疗机构免责情形包括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诊疗、限于当时医疗水平难以诊疗等。那么不属于免责情形的有以下常见情况:
医疗过错:若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有过错导致患者损害,比如手术失误、用药错误等,就不能免责。
医疗产品缺陷:因药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需承担相应责任,不能免责。
违规操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给患者带来损害,也不在免责范围内。
三、推定医疗机构无过错的情形包含什么
你想问的可能是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依据《民法典》第1222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即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进行诊疗;二是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病历是医疗纠纷处理的关键证据,隐匿或拒绝提供会使责任认定困难;三是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这会破坏证据完整性和真实性。
不存在推定医疗机构无过错的法定情形,医疗损害责任一般遵循过错责任原则,医疗机构需证明自己无过错才不担责。
在探讨不属于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有哪些时,我们明晰了并非所有医疗纠纷都意味着医疗机构存在过错。除了文章中提及的法定情形外,还有一些细节值得关注。比如在紧急情况下,医疗机构已尽到合理诊疗义务;或者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等。这些情况都不构成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依据。倘若你对具体的医疗纠纷中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仍有疑问,或者想进一步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将为你提供准确、详细的解答,帮你厘清复杂的医疗法律问题。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