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期间老板偷偷将公司注销怎么办
1.公司仲裁期间若被注销,要确定注销的合法性。若注销程序合规,可能会对仲裁进程产生影响。
2.可向法院申请撤销公司注销登记,缘由多为注销行为损害了仲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等。
3.与此同时,持续推进仲裁程序,让仲裁机构处理公司注销事宜,明确责任归属。
4.需收集诸如公司注销相关文件、仲裁案件材料等证据,用以支撑自身主张。
5.若公司注销存在恶意逃避债务等情况,可借助法律途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总之,要迅速行动维护权益,且具体法律操作需依实际和法规,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准确建议。
二、仲裁时老板偷偷注销公司员工权益咋保障
即使老板在仲裁时偷偷注销公司,员工权益仍可依法保障。
若公司注销前未依法清算,员工可将公司股东、发起人或出资人列为被申请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者灭失,应当在造成损失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
若股东在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或者未经依法清算,以虚假的清算报告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法人注销登记,股东要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员工可收集相关证据,向法院起诉股东等相关主体,主张自身权益。
三、仲裁时老板偷偷注销公司员工权益如何保障
若仲裁时老板偷偷注销公司,员工可按以下方式保障权益:
首先,可要求公司股东、发起人或出资人承担责任。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股东或者第三人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员工可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其次,收集证据很关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以证明与原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及权益受损情况。
再者,在仲裁程序中,及时向仲裁委说明公司已注销情况,变更被申请人为公司股东等责任主体。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仲裁期间老板偷偷将公司注销确实会给劳动者带来困扰。但请别慌,即使公司注销,劳动者的权益仍有可能得到保障。比如,可以要求公司股东、清算义务人承担相应责任。若股东存在未依法清算就注销公司等情形,他们需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另外,若能证明老板注销公司是为了逃避债务等恶意行为,也有办法维护自身权益。你是否正面临这样棘手的情况呢?要是对于仲裁期间公司注销后如何维权、找谁承担责任等问题还有疑问,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拨开迷雾,助力你依法争取应得权益。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