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工伤应该发几个月工资

工伤应该发几个月工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5.15 · 1647人看过
导读:工伤期间工资发放依具体情况而定:停工留薪期内,员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期限不超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延长不超12个月,延长期间也按原工资发放;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停工留薪期满仍需治疗,可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工伤应该发几个月工资

一、工伤应该发几个月工资

工伤期间工资发放需依据具体情况确定,相关规定如下:

1.停工留薪期工资:在此期间,员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保持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不超过12个月。

2.特殊情况的延长:若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停工留薪期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比如某员工伤情复杂,经鉴定需延长停工留薪期8个月,这8个月也按原工资发放。

3.评定伤残等级后: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4.期满仍需治疗: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可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二、工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这里“原工资福利待遇”,各地规定有差异,实践中一般按工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确定,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

三、工伤期间工资发放时长有无法律标准

工伤期间工资发放时长有法律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当我们探讨工伤应该发几个月工资时,这其中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与计算方式。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的发放时长,需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等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停工留薪期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若你对工伤工资发放的具体标准、计算细节或者后续流程等还有疑问,别错过获取专业解答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读。

网站地图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