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终止 > 终止了合同可以申请仲裁吗

终止了合同可以申请仲裁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9 · 1861人看过
导读:合同终止后仍可申请仲裁,关键在于合同中是否有有效的仲裁条款。曾有相关情形凸显条款有效性的重要性。仲裁条款具有独立性,即便合同结束,有效条款依然适用。若合同约定了仲裁条款,因合同履行、违约、终止等引发的纠纷均可仲裁;若无仲裁条款且争议不在法定可仲裁范围,则可能需走诉讼等途径,因此要先查看合同对仲裁条款的约定。
终止了合同可以申请仲裁吗

一、终止了合同可以申请仲裁

合同终止了也能申请仲裁,重点看合同里有没有有效的仲裁条款。我就碰到过相关案子,条款有效很关键。

仲裁条款有独立性,哪怕合同结束,只要条款有效就还在。要是合同约定了仲裁条款,合同引发的纠纷,像履行、违约、终止等争议都能仲裁。

要是没仲裁条款,争议又不在法定可仲裁范围内,就不能仲裁,可能得走诉讼等途径。所以得先瞧瞧合同对仲裁条款咋约定的。

二、合同终止后申请仲裁的时效是多久

合同终止后申请仲裁的时效一般适用《民法典》规定的诉讼时效,即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过,若法律对仲裁时效有专门规定,应依照该特别规定执行。例如,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在仲裁时效期间内,若出现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情形,仲裁时效会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所以,发生合同纠纷打算仲裁的,要及时行使权利。

三、合同终止后申请仲裁有哪些法律条件

合同终止后申请仲裁,需满足以下法律条件:

首先,要有有效的仲裁协议。它是仲裁的前提,需采用书面形式,明确约定仲裁事项和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其次,有具体的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仲裁请求应清晰明确,如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等;事实和理由要围绕仲裁请求,提供相关证据支持。

再者,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仲裁事项需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婚姻、收养等与人身有关的纠纷通常不在此列。

最后,要在仲裁时效内提出。一般适用诉讼时效规定,如普通民事纠纷为三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

当我们探讨终止了合同可以申请仲裁吗这个问题时,其实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值得了解。首先,即便合同已终止,但如果在合同中有仲裁条款的约定,且符合仲裁的受理条件,那通常是可以申请仲裁的。另外,仲裁的时效问题也很关键,一般需在规定时效内提出申请。如果超过时效,可能会面临不被受理的情况。倘若你在合同终止后,对于仲裁的流程、仲裁结果的执行等方面存在疑问,或者在决定是否申请仲裁上举棋不定,别担心。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合同终止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终止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