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人诬告诽谤强迫罪怎么判
1.他人故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且情节严重的,构成诬告陷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从重处罚。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涉嫌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一般需受害人自行起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是要及时收集对方诬告诽谤的证据,比如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二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借助公权力机关的力量来处理。三是也能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通过法律途径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制裁。
二、被诬告诽谤强迫罪能获哪些法律救济
若被诬告诽谤强迫罪,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法律救济:
刑事层面:依据《刑法》,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构成诬告陷害罪。你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诬告者刑事责任。若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司法机关会启动刑事诉讼程序,追究其相应刑罚。
民事层面:根据《民法典》,被诬告者名誉权受损,可要求诬告者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可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权利。
国家赔偿:若因诬告被错误羁押,可依据《国家赔偿法》申请国家赔偿,弥补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损失。
三、被诬告诽谤强迫罪能获怎样司法救济
若被诬告诽谤强迫罪,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司法救济:
报案:向公安机关报案,说明被诬告的情况,提供相关证据线索,如能证明自己未实施犯罪行为的证人证言、监控录像、聊天记录等。公安机关会进行调查,若认定属于诬告陷害,会依法追究诬告者责任。
申请国家赔偿:若因错误追诉被采取刑事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或被判刑,在案件被纠正后,可依据《国家赔偿法》申请国家赔偿,要求赔偿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损失。
提起民事诉讼: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诬告者承担侵权责任,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当探讨人被诬告诽谤强迫罪怎么判时,除了明确相关判决结果,还有一些关联问题值得关注。诬告诽谤强迫他人的行为,不仅涉及刑事判决,在民事层面,被诬告者还可要求诬告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比如因名誉受损导致的精神损害赔偿等。另外,若诬告行为造成被诬告者在工作、生活中遭受重大损失,这在量刑时也会被作为考量因素。如果你对诬告诽谤强迫罪的判决细节、民事赔偿范围及后续法律影响等问题仍有疑问,别让困惑继续,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