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诉讼的当事人包括哪些
不同诉讼类型里,诉讼当事人范围有别。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涵盖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原告起诉主张权益,被告应诉答辩。共同诉讼人分必要和普通两种,第三人有无独立请求权之分。
刑事诉讼里,当事人有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人员。
行政诉讼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二、诉讼当事人在不同阶段权利有何不同
诉讼一般分为立案、审理、执行阶段,当事人权利各有不同。
立案阶段,原告有起诉权,可向法院提起诉讼,陈述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被告有答辩权,可针对原告起诉进行回应。
审理阶段,双方均有申请回避权,若审判人员等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申请其回避;有举证质证权,可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主张,并对对方证据发表意见;有辩论权,在法庭上可就争议焦点进行辩论。此外,原告可申请撤诉,被告可提起反诉。
执行阶段,胜诉方有申请强制执行权,要求法院强制对方履行生效裁判;败诉方若认为执行行为违法,有提出执行异议权。
三、诉讼当事人享有哪些法律权利呢
诉讼当事人在不同类型诉讼中权利有所不同,但有一些共通权利。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等。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
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有权拒绝回答与本案无关的问题,对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可以申请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等。被害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对不立案决定、不起诉决定等有申诉权等。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有权查阅、复制本案庭审材料,进行辩论,请求赔偿等。原告有起诉、撤诉等权利,被告有答辩等权利。这些权利保障当事人在诉讼中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诉讼程序。
当探讨诉讼的当事人包括哪些时,除了已经知晓的答案,还有一些相关问题值得关注。比如诉讼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享有哪些权利,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和提供证据等。另外,诉讼当事人需要承担怎样的义务也很关键,像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等。了解这些能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诉讼当事人。如果你在实际遇到的诉讼中,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范围、不同类型诉讼里当事人的特殊规定等问题还有疑惑,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