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决后调解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执行和解,主体得是当事人或合法授权人。亲身参与,让意思表示真实靠谱。
和解内容得在法律框架内,不能损害公共或他人利益,更不能借此逃义务。
书面协议得签,把权利义务、履行方式和期限写清,免生不必要纠纷。
盯着协议履行,一方不做,对方可申请恢复原判决执行。保留好证据,保障自身权益。
二、判决后调解在法律程序上有啥要点
判决后通常是指一审判决已作出,若此时双方想调解,有如下要点:
首先,时间方面,在判决尚未生效前,当事人自愿的情况下都可启动调解。一审判决送达后有上诉期,上诉期内判决未生效,此期间能进行调解。
其次,程序上,可由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协议,也可申请法院主持调解。法院若同意,会安排时间组织双方调解。
再者,内容上,调解协议内容要合法,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最后,结果处理,达成调解协议后,法院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一审判决视为撤销,当事人不能再就同一纠纷上诉。
三、判决后调解在法律程序上有啥注意点
判决后调解指判决尚未生效时进行的调解。以下是法律程序上的注意点:
时间限制:须在判决未生效期间进行,一旦判决生效,通常无法再进行该阶段调解。
自愿原则:必须遵循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任何一方不同意调解,都不能强行调解。
合法原则:调解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制作调解书:达成调解协议后,法院应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原判决视为撤销。
反悔处理:在签收调解书前,当事人反悔的,调解无效,法院应及时判决。
当我们探讨判决后调解注意事项时,除了要重视调解本身的流程和要求外,还有一些紧密相关的要点。比如调解协议的履行问题,如果对方不按照调解协议履行,就需要考虑通过何种法律途径来保障自身权益,一般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另外,调解中的保密问题也不容忽视,涉及到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信息应当严格保密。你在判决后调解过程中是否遇到了类似的难题呢?要是对于判决后调解的履行保障、保密措施等方面还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