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判决后调解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判决后调解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3 · 1894人看过
导读:执行和解有多项要点:主体需是当事人或合法授权人,亲身参与确保意思表示真实;和解内容应在法律框架内,不得损害公共或他人利益、逃避义务;要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履行方式和期限,避免纠纷;履行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申请恢复原判决执行,同时注意保留证据以保障自身权益。
判决后调解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判决后调解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执行和解,主体得是当事人或合法授权人。亲身参与,让意思表示真实靠谱。

和解内容得在法律框架内,不能损害公共或他人利益,更不能借此逃义务。

书面协议得签,把权利义务、履行方式和期限写清,免生不必要纠纷

盯着协议履行,一方不做,对方可申请恢复原判决执行。保留好证据,保障自身权益。

二、判决后调解在法律程序上有啥要点

判决后通常是指一审判决已作出,若此时双方想调解,有如下要点:

首先,时间方面,在判决尚未生效前,当事人自愿的情况下都可启动调解。一审判决送达后有上诉期,上诉期内判决未生效,此期间能进行调解。

其次,程序上,可由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协议,也可申请法院主持调解。法院若同意,会安排时间组织双方调解。

再者,内容上,调解协议内容要合法,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最后,结果处理,达成调解协议后,法院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一审判决视为撤销,当事人不能再就同一纠纷上诉。

三、判决后调解在法律程序上有啥注意点

判决后调解指判决尚未生效时进行的调解。以下是法律程序上的注意点:

时间限制:须在判决未生效期间进行,一旦判决生效,通常无法再进行该阶段调解。

自愿原则:必须遵循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任何一方不同意调解,都不能强行调解。

合法原则:调解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制作调解书:达成调解协议后,法院应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原判决视为撤销。

反悔处理:在签收调解书前,当事人反悔的,调解无效,法院应及时判决。

当我们探讨判决后调解注意事项时,除了要重视调解本身的流程和要求外,还有一些紧密相关的要点。比如调解协议的履行问题,如果对方不按照调解协议履行,就需要考虑通过何种法律途径来保障自身权益,一般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另外,调解中的保密问题也不容忽视,涉及到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信息应当严格保密。你在判决后调解过程中是否遇到了类似的难题呢?要是对于判决后调解的履行保障、保密措施等方面还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更多

判决执行最新文章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