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执行阶段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的情形有哪些

执行阶段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的情形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1 · 1525人看过
导读:被执行人常用的转移财产手段包括隐匿财产,将值钱物品藏于他人处或隐秘之地;无偿转让,把房产、车子等免费过户给亲友;低价转让,以不合理低价卖财产且买家知情;虚构债务,勾结他人伪造借条;放弃债权,故意不追讨他人欠款。这些行为损害债权人及申请执行人权益,发现后申请执行人可告知法院,法院会采取措施,严重的追究刑责。
执行阶段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的情形有哪些

一、执行阶段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的情形有哪些

隐匿财产:把值钱东西藏在别人那或隐秘地方,让法院找不到。这是被执行人常用的转移财产手段,我曾见过有人把珍贵藏品藏在偏远仓库。

无偿转让:将房产、车子等免费过户给亲友,想让能被执行的财产变少。这种行为损害了债权人利益。

低价转让:以明显不合理低价卖财产,要是买家明知是为逃债还买,也算转移。

虚构债务:和别人勾结伪造借条,增加债务消耗财产。

放弃债权:故意不要别人欠自己的钱,损害申请执行人权益。发现这些行为,申请执行人可告知法院,法院会采取措施,严重的还会追究刑责

二、执行阶段被执行人转移财产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执行阶段被执行人转移财产,需承担多方面法律责任。

在民事方面,根据《民事诉讼法》,法院可责令其交出转移财产,拒不交出的,法院有权采取搜查等措施追回。被执行人还可能被罚款、拘留,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拘留期限为十五日以下。

刑事方面,若被执行人转移财产情节严重,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依据《刑法》,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三、执行阶段被执行人转移财产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执行阶段被执行人转移财产,可能需承担民事、刑事两方面责任。

民事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法院可对其罚款、拘留。若转移行为导致申请执行人债权无法实现,申请执行人可通过诉讼行使撤销权,撤销该转移行为,恢复财产原状以继续执行。

刑事方面,若被执行人转移财产情节严重,可能触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人员依规定处罚。

当我们探讨执行阶段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的情形有哪些时,其实背后还关联着一些重要问题。若发现被执行人有转移财产的情况,申请执行人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是关键。通常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被执行人的转移行为,让财产恢复到可执行状态。另外,被执行人转移财产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也不容忽视,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会面临刑事处罚。如果您在执行阶段遇到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的情况,或者对后续权益维护、法律后果等还有疑问,别错过解决问题的良机,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团队为您解惑。

网站地图
更多

判决执行最新文章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