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有可执行的财产会被强制执行吗
哪怕没可执行财产,也会被强制执行。启动程序后,法院会多方查被执行人财产,像银行、房管局这些地方都会调查。
若真没财产,法院可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不是执行就结束了。
一旦有新财产线索,申请执行人能随时申请恢复执行,法院也会定期查询。
此外,被执行人还会受限,像不能高消费、会被列入失信名单等,督促其履行义务。没财产也不影响执行,被执行人始终有责任。
二、无可执行财产却被强制执行合法吗
这种情况通常是合法的。强制执行是法院依债权人申请,运用国家强制力保障生效法律文书得以实现的程序。只要有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了债务人的给付义务,债权人在法定期限内申请执行,法院受理后启动执行程序就是合法的。
法院在执行时,会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进行调查。即使起初发现无可执行财产,也不影响执行程序启动。因为财产状况可能动态变化,后续可能出现可供执行财产。而且,即便当下无可执行财产,法院也可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措施,督促其履行义务。所以,无可执行财产不构成阻止强制执行程序启动的法定理由。
三、无可执行财产仍被强制执行合法吗
这种情况通常是合法的。强制执行是法院依职权根据生效法律文书强制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的程序。当申请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会依法启动该程序。
即便被执行人无可执行财产,法院仍需按法定程序进行查询、查封、扣押、冻结等执行措施,以确定其财产状况。若经查询发现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可能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这并不意味着执行程序完全结束。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可依申请或职权恢复执行。
所以,即便无可执行财产,强制执行程序的启动和推进也是为保障申请人权益、维护司法权威和法律秩序,有其合法性与必要性。
当探讨没有可执行的财产会被强制执行吗这个问题时,除了了解基本判定外,还有相关情况值得关注。即便没有可执行财产被强制执行了,后续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新的财产线索,法院依旧可以恢复执行程序。而且,如果被执行人故意隐匿、转移财产来逃避执行,还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倘若你对没有可执行财产被强制执行后的程序、发现新财产的处理方式,或者被执行人恶意逃避执行的应对等问题存在疑问,别让困惑困扰你,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员会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