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欠工资不想做了咋办
要是碰到被拖欠工资还不想干了,先得收集证据。像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这些,都能证明咱和单位有劳动关系,以及工资被拖欠。
接着去和单位谈,让他们给拖欠的工资,说清离职的事儿,谈的时候记得留证据。
要是谈不拢,就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他们能责令单位限期给钱。也能直接申请劳动仲裁,要回工资,还能主张经济补偿。
仲裁后单位不执行,就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保障自己权益。
二、被拖欠工资后辞职权益如何依法保障
被拖欠工资后辞职,可通过以下方式依法保障权益:
首先,收集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及工资拖欠事实。
其次,与单位协商,明确告知其违法拖欠工资,要求支付工资及相应补偿。
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单位限期支付。
还能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依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解除合同,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标准为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合法途径,能有效维护自身工资及补偿权益。
三、因拖欠工资离职,权益该如何依法保障
因拖欠工资离职,劳动者可按以下方法依法保障权益:
与单位协商:先尝试与用人单位沟通,要求其支付拖欠工资及相应补偿,保留好协商记录。
投诉举报: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其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加付赔偿金。
申请仲裁:准备好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拖欠工资、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提起诉讼: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面临拖欠工资不想做了咋办的问题时,除了要解决当下离职的事宜,还有一些后续问题值得关注。首先,离职后要注意工资结算和经济补偿。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导致员工离职,员工有权要求支付应得工资以及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其次,离职证明也很关键,它是劳动者重新就业等的重要凭证,用人单位应依法出具。若你在处理拖欠工资离职后的工资结算、经济补偿申领或是离职证明开具等方面存在疑问,别让困惑困扰自己。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