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后男女抚养孩子怎么判
在处理离婚案件涉及孩子抚养权问题时,法院往往以维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正当权益为首要考虑原则,全面评估各类相关因素,如孩子的年龄段、性别、健康状况以及父母双方的经济实力、抚养能力和家庭环境等等。具体而言,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法律通常倾向于将其交由母亲抚养;而对于两周岁至八周岁之间的儿童,法院则会更加细致地考虑双方的经济状况、抚养能力以及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至于八周岁以上的孩子,法院会充分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
此外,若某一方存在不良习惯或身患严重疾病等可能对孩子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形,这也将会成为法院作出判决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离婚后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离婚后财产分割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个人财产归一方个人所有,不予分割。对于夫妻共同债务,也需共同偿还。同时,若一方在婚姻中有过错,如重婚、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在财产分割时可适当多分。此外,婚前财产以及约定为个人所有的财产,始终归各自所有。总之,离婚后财产分割需依据法律规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离婚后财产分割及债务承担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应均等分割。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中的房屋价值及归属无法达成协议时,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并且同意竞价取得的,应当准许;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的,由评估机构按市场价格对房屋作出评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当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双方均不主张房屋所有权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拍卖、变卖房屋,就所得价款进行分割。
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个人债务由个人承担。
需注意的是,具体的财产分割和债务承担情况会因案件的具体事实和证据而有所不同,建议在离婚诉讼中,由专业律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法院处理离婚抚养权,首重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综合考量孩子年龄、性别、健康,及父母经济、抚养能力、环境。幼童倾向母养,中龄儿童细审双方条件,大龄儿童尊重其意愿。不良习惯、疾病等不利因素亦影响判决。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