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动离职需要注意什么?
关于自动离职需要关注的事项
员工在递交辞呈时需严格遵守以下四点事项:
首先,应于正式离职前至少三十个自然日内递交书面形式的辞职申请;倘若现在仍处在试用期内,则需要提前三个工作日向所在单位提出辞职意愿;
其次,在与原雇主解除或终止劳动协议之际,务必要求原雇主出具关于该项事宜的确切证明文件;
第三,作为劳动者,有义务按照原先与雇主达成的共识,妥善完成手头的所有工作任务并向继任者进行详细的业务交接;
最后,雇主要尽责地帮忙劳动者办理好人事档案及社会保障关联的转接手续,保证劳动者权益不受到任何损失。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二、主动离职赔偿及手续办理需注意什么?
主动离职通常难以获得经济赔偿,除非存在用人单位存在未依法缴纳社保等法定情形。
手续办理方面,需提前向用人单位提交书面离职通知,注明离职日期等重要信息。离职时要注意工作交接的完整性,包括文件、资料、项目等,避免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而引发纠纷。同时,要确保自己的考勤、薪资等相关记录清晰无误,如有未结清的薪资或其他福利待遇,应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解决。若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如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等,可保留相关证据,以便日后可能的维权。总之,主动离职要谨慎处理,避免因手续不清或其他原因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主动离职后社保如何处理?
主动离职后,社保处理如下:
单位应在离职之日起15日内为员工办理社保减员手续。员工可在离职后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继续缴纳社保,自行承担全部社保费用,包括养老、医疗等。也可在找到新工作单位后,由新单位办理社保增员。若离职后未及时办理社保减员,原单位仍可能继续为其缴纳社保,可能导致缴费重复等情况。需注意的是,各地社保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具体操作可咨询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总之,主动离职后要及时关注社保状态,妥善处理社保事宜,以免影响自身权益。
离职时需注意:提前30天提交书面辞职申请,试用期则只需提前3天;合同终止时,雇主应出具证明文件,明确时间和细节;员工需履行先前的协议,特别是工作移交;雇主有责任妥善转移员工资料和社会保险关系。这些步骤确保离职过程顺利且合规。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