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关系 > 孕妇被辞退没有合同怎么办

孕妇被辞退没有合同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5.03 · 1534人看过
导读:女员工怀孕期间,若未签劳动合同,雇主直接开除员工,这是违法行为。此时,女员工要先收集工资条、邮件、聊天记录等能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再去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雇主不能因为没签协议就解除与女员工的劳动关系,怀孕女员工的劳动权益会受到特别保护。
孕妇被辞退没有合同怎么办

一、孕妇被辞退没有合同怎么办

若孕期女性遭到解雇且未签署劳务协议,此举无疑属于雇主严重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之规定。

在这样的局面下,孕期女性有权采取诸多措施以捍卫自身应得的权益。

首要步骤便是搜集能充分证明双方劳动关系之证明文件,如工资单据、电子邮件往来、工作群组聊天记录等。

接下来,可选择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申诉或者提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雇主不得仅仅基于未签订劳务协议这一理由便擅自解除与孕期女性的劳动关系,因为怀孕妇女在劳动过程中依法享有特别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孕妇被辞退赔偿规定有哪一些

如遇雇主在雇员孕期予以解聘,应对该雇员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关于经济补偿的具体金额,应依据雇员在当前公司工作的年限,以及以每月固定工资额为基础进行计算。

若雇员在公司工作的时间在六个月及以上而不到一整年,应视为完整一年;

若雇员在公司工龄未达六个月,则需给予半个月的固定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此外,如雇员的月薪远高于所属直辖市或设区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一年度员工月均工资的三倍,对其进行经济补偿时,补偿金的额度将参照当地职工月平工资的三倍进行支付,同时,对其进行经济补偿的年限也不得超过12年。

在此所提到的"月工资",特指雇员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的十二个月内,每月所得的平均收入。《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孕妇被辞退都有什么补偿

根据现行中国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女性员工在孕期遭受解雇无疑构成了非法解除了劳动合关系这一严重违法行为。此时,所在用人单位理所当然地必须承担起向这名孕妇提供赔偿金的责任,而此类赔偿额度的核算方式正是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双倍数额执行。关于经济补偿的具体计算方法,按照劳动者在此单位工作持续时间长短来确定——工作每满一年就需向该劳动者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水平的赔偿额,六个月以上但不满一年的部分,视为一整年计算;若是不满六个月的话,则需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此处所提到的“月工资”,特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之日起向前追溯十二个月期间所取得的平均薪资收入。除此之外,孕妇还应该享受到孕期、产期以及哺乳期内的所有工资待遇及其相关福利政策的保护。如果用人单位对这些原本应该支付的补偿款拒不履行义务,那么孕妇完全有权利采取进行劳动仲裁甚至提起诉讼等法律手段来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

孕期女性未签劳务协议被解雇,属雇主严重违法。此时,孕期女性应先搜集工资单、邮件、聊天记录等证明劳动关系,然后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申诉或申请劳动仲裁。雇主不能因未签协议解除与孕期女性的劳动关系,怀孕妇女劳动受特别保护。

网站地图
遇到劳动关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