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职务侵占辩护 > 职务侵占罪中嫌疑人单位怎么处理

职务侵占罪中嫌疑人单位怎么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5.15 · 2115人看过
导读:在职务侵占犯罪行为中,公司会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会进行内部调查,收集证据,配合执法机构。处理后会全面审视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防止再次发生。此外,公司还可以通过法定程序向涉案嫌疑人追讨因职务侵占造成的经济损失。
职务侵占罪中嫌疑人单位怎么处理

一、职务侵占罪中嫌疑人单位怎么处理

在职务侵占犯罪行为中,涉案嫌疑人员所在的公司往往会实施一系列举措。

首要步骤是展开内部调查,收集相关证据资料以便配合执法机构的工作需求。

经过依法处理之后,涉事公司将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审视与完善,确保杜绝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此外,针对由职务侵占行为所引发的经济损失问题,公司亦有权通过法定程序追求涉案嫌犯的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贪污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职务侵占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这两种犯罪活动皆以非法占有为基本目的,均涉及到对财产所有权的侵犯。

然而,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主体条件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本罪的行为主体是特殊的,具体来说,必须为公司、企业或其他相关机构的从业者;

然而,对于诈骗罪而言,其行为主体为普遍大众。

其次,犯罪对象也有所不同。

在此类情形下,本罪针对的对象为本公司、企业的财务资源,这些财务实际上已经被被告人控制在手中;

然而,诈骗罪的指向却是那些并非自身实际掌控的他人财物。

此外,两种犯罪的行为方式亦有明显的区别。

在此类事件中,本罪往往是通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对本单位的财物实施侵占的行为;

而诈骗罪采用的手段常常是虚构事实或隐匿真实情况,以此来获取他人的资金。《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职务侵占罪主犯怎么判

对于职务侵占罪的主犯所应面临的判刑,其主要依据在于其所涉嫌的贪污总金额以及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将本单位的财产非法据为己有,且达到一定数额标准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还需承担相应的罚金处罚;若贪污数额巨大,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要缴纳罚金;而当贪污数额特别巨大,则可能遭受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同时也必须缴纳罚金。其中,“数额较大”这一概念通常是指六万元至一百万元之间的区间,而“数额巨大”则是指超过一百万元的情况。在实际量刑过程中,法院会全面考虑到主犯的犯罪动机、手段、侵占财物的用途、是否积极退赃、认罪悔罪态度等多方面因素。若主犯具备自首立功等法定的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那么法院便会在量刑过程中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的审慎权衡。

在职务侵占犯罪行为中,涉案嫌疑人员所在的公司往往会实施一系列举措。首要步骤是展开内部调查,收集相关证据资料以便配合执法机构的工作需求。经过依法处理之后,涉事公司将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审视与完善,确保杜绝类似事件再度发生。此外,针对由职务侵占行为所引发的经济损失问题,公司亦有权通过法定程序追求涉案嫌犯的赔偿责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