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社保纠纷 > 未缴纳社保要求经济补偿金到哪个单位

未缴纳社保要求经济补偿金到哪个单位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04 · 2472人看过
导读: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提出经济赔偿的诉求。劳动者可以先去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收集相关证据,例如劳动合同、工资明细等,以此来证明用人单位没有依法缴纳社保的客观事实。
未缴纳社保要求经济补偿金到哪个单位

一、未缴纳社保要求经济补偿金到哪个单位

若用人单位未能依照法定规定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当劳动者请求获取相应经济赔偿时,其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向人民法院表达诉求。

首先,劳动者可选择向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申请;倘若对仲裁裁决结果并不满意,亦可行使救济权利,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诉讼。在此过程中,劳动者需充分收集支撑其主张的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银行往来明细等详细资料,以明确证实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客观事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二、未缴纳社保有哪些赔偿?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雇员在公司工作期满一整年后,有权获得一个月的经济补偿

此项补偿金将作为对雇员在公司服务期间的肯定和奖励。

此外,对于雇佣关系存续期间未能足额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雇主需全额予以补缴。

同时,若是在合同签署环节出现了疏漏,没有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雇主需要向雇员支付最高不超过十二个月的双倍工资作为公正的补偿。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中的明确规定:

若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发生,雇员均可自主决定结束与雇主之间的劳务关系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内容履行合同义务,保障雇员的劳动安全或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

(二)未能按时足额发放雇员工资;

(三)未能依法为雇员按时足额上缴社会保险费用;

(四)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伤害到雇员合法权益;

(五)由于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所述原因导致双方劳动合同程序不规范,合同效力终止;

(六)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等相关规定,雇员享有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未缴纳社保赔偿金额是多少钱

对于未按照法定规定缴纳社会保险所带来的赔偿责任,其数额并无固定定式可言,应当根据诸多因素进行全面权衡后最终确定。

通常情况下,若由于雇主未能依规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从而引发了相关利益受损情况,受害人则有权利向雇主要求经济赔偿。

赔偿的酌情数额可能涵盖到由于社会保险未及时缴纳而使当事人无法享受到的各项权益,比如养老金的损失、医疗费用报销的损失等等。

具体的计算过程相对较为繁琐,需要结合多种要素进行核算,就如同养老金的丧失部分,这便需要依据受害者的工作年限、其薪资水平以及当地有关社会保障事业的政策法规等各个方面做整体性的判断和考虑。

倘若受害人因为雇主没有依照法律规定为自己购买社会保险,选择解除了与公司的劳动关系,那么他们还有可能因此获得一定额度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金额将按照该工人工龄的长短决定,每满一年即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标准。

总而言之,关于未按照法定规定缴纳社会保险所带来的赔偿责任,其数额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评估。

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提出经济赔偿诉求。 首先,劳动者可向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向有管辖权法提起民事诉讼。劳动者需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明细等,以证实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的客观事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