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人身侵权 > 限制行为能力人消费能力认定是什么

限制行为能力人消费能力认定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7 · 1951人看过
导读:关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确立标准如下所示:年龄维度是个关键的界定因素。在我国,年满八周岁及以上的未成年人才被视为具有有限的民事行为能力。评估此类人士是否处于心智健全状态,需依两个主要准则进行判断:通过评估其自然人的思维理智程度(认知能力)进行判定;或者根据个体的自我决定能力(意志能力)加以评价。
限制行为能力人消费能力认定是什么

一、限制行为能力人消费能力认定是什么

关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确立标准如下所示:

首先,年龄维度是个关键的界定因素。

在我国,年满八周岁及以上的未成年人才被视为具有有限的民事行为能力。

其次,评估此类人士是否处于心智健全状态,需依两个主要准则进行判断:

通过评估其自然人的思维理智程度(认知能力)进行判定;

或者根据个体的自我决定能力(意志能力)加以评价。

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限制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是不是有效的

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无效,特殊情况除外。由法定监护人决定,监护人如果认定则有效,不认定则无效。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是否有效要看下面两种情形:

1、如果订立合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且也是为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自身利益的,其所订立的合同是否有效,要看其法定监护人是否予以追认。追认的,合同有效,不追认的,合同则无效。

2、但如果是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需要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所谓“纯获利益”在我国一般是指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某合同中只享有权利或者利益,不承担任何义务,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限制行为能力人消费能力认定是什么”,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人身侵权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人身侵权最新文章

遇到人身侵权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