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诈骗罪的构成4个要素

诈骗罪的构成4个要素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01 · 1692人看过
导读: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手段使他人产生误解,自愿交付财物。但需注意,针对人身权益的欺骗如拐卖妇女儿童等,虽具欺诈性,但不属诈骗罪范畴。犯罪者须为成年人,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且主观故意实施欺骗行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满足这些条件,方可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的构成4个要素

一、诈骗罪的构成4个要素

关于诈骗罪这一话题,其基本定义为蓄意欺瞒他人以获取其物或钱财的行为。

然而需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欺骗行为皆构成犯罪。

首要考虑因素是,实施欺骗的标的应为他人之物品或资金。

例如,针对拐卖妇女儿童等涉及人身权益侵害的行为,尽管亦带有欺诈性质,但因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而非财产,故不符合诈骗罪的界定标准。

其次,必须采取欺骗性措施,如撒谎、掩盖真相,使被欺骗者误认为所述真实可靠,并因其信任而将财物交付。

另外,罪犯须具备成年人身份,拥有承担法律责任之能力。

最后,必须主观故意施行欺骗行为,蓄意窃取他人财产,且该项行径的目的在于非法占有。

只有在上述各方面标准均得到满足时,方可判定为诈骗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有些违法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

二、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三、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诈骗罪的构成4个要素”,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 350次阅读
  • 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手段使他人产生误解,自愿交付财物。但需注意,针对人身权益的欺骗如拐卖妇女儿童等,虽具欺诈性,但不属诈骗罪范畴。犯罪者须为成年人,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且主观故意实施欺骗行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满足这些条件,方可构成诈骗罪。
    2024-03-30 1227次阅读
  • 2023.03.11 11059次阅读
  • 418次阅读
  • 构成诈骗的4要素为: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3.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024-02-23 836次阅读
  • 2023.03.08 1737次阅读
  • 406次阅读
  • 构成诈骗的4要素为: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3.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024-02-25 818次阅读
  • 2023.04.08 1507次阅读
  • 49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