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人了就是刑事案件吗?
死人一般属于刑事案件。由于行为人的故意行为或过失行为造成他人死亡的,可能涉嫌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应追究刑事责任,属于刑事案件。但如果是因意外事故造成他人死亡的,不属于刑事案件,属于意外事故。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刑事案件的追诉期是多久?
刑事案件的追诉期是5年,相关规定如下: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
三、刑事案件从立案到结案需要多少时间?
刑事案件立案后一般会在二个月内结案,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但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等,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则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则需报请最高院批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四、刑事案件会坐牢吗?
刑事案件并不一定坐牢。坐牢其实也就是被告人经法院判决之后,在看守所或者是监狱服刑,就是承担有期徒刑的一种责任,就简称是服刑。刑事案件是否需要坐牢,需结合案件情况具体分析。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若检察院不予起诉,免予犯罪嫌疑人刑事处罚,就不用坐牢。
五、如何区分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
民事和刑事的区别如下:
1、适用法律不同
民事案适用的是民法系的法律,刑事案件适用的是刑法系的法律;
2、调整法律关系不同
民事案件调整的多为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刑事案件调整的一般为侵害、损害、危害行为;
3、诉讼程序不同
民事案件当事人可以直接起诉进入审判程序,刑事案件一般须通过立案、侦查、提起公诉、进入审判程序;
4、执行方式不同
民事案件责任义务的履行是自我履行辅以强制执行,刑事案件则是依靠国家机器的强制力来强制执行;
5、举证责任不同
民事案件一般是谁主张谁举证,当事人具有举证责任,而刑事案件的受害人或当事人没有强制的举证责任;
6、社会危害性不同
刑事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则要小得多,不是严重社会危害性。
死人了就是刑事案件吗要看有没有意外事故在其中,要根据具体的案件来分析。刑事案件的追诉期是根据量刑的多少来决定的,一般是五年的追诉期。刑事案件从立案到结案一般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