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驾驶人重大事故逃逸后判几年?

驾驶人重大事故逃逸后判几年?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09 · 6389人看过
导读:会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导致他人死亡的,那么就会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并且还需要根据受害方的受伤情况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这都是会结合案件的情况来进行判定。
驾驶人重大事故逃逸后判几年?

一、驾驶人重大事故逃逸后判几年

重大交通事故逃逸,涉嫌交通肇事罪,需要根据情节进行判刑。分别是:

(1)重大交通事故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

1、客体要件

所保护的重大交通运输安全。因为只有交通肇事并产生重大后果的,才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仅仅是交通肇事而没有造成重大后果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同样也不是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客体;

2、客观要件

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要件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实践中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对于未满16周岁,已满14周岁的人驾驶机动车肇事,并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件中是否成立交通肇事罪;

4、主观要件

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既成立疏忽大意的过失,也成立过于自信的过失。交通肇事罪所强调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于发生事故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至于对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规定的注意义务,则既可能是明知故犯,也可以是过失,不影响交通肇事罪的成立。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对于其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持一种故意的心理态度,那么该行为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以及其他相关犯罪论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肇事逃逸的行为是完全违反了国家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管理的规定,只要因发生事故之后而选择逃避责任的就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一般在处罚时就会按犯罪的结果来进行判定,轻者处三年有期徒刑,重者是可以按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来判决的,所以,不同的情形会做出决定也会不一样。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交通事故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交通肇事相关

  • 当事人造成重大事故后逃逸的,驾驶证要吊销。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将由交管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且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逃逸的,一般还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驾驶证将被依法吊销。
    2024-10-30 874次阅读
  • 2024.02.24 2413次阅读
  •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5-02-22 938次阅读
  • 2024.08.24 1866次阅读
  • 2025-03-06 962次阅读
  • 2024.09.06 2969次阅读
  • 1、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2、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024-09-15 981次阅读
  • 2024.06.22 5002次阅读
  • 1、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2、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024-10-04 1448次阅读
  • 2024.09.09 297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交通肇事最新文章

遇到交通肇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