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仲裁 > 哪些土地纠纷需要仲裁前置,相关法律规定

哪些土地纠纷需要仲裁前置,相关法律规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5 · 2427人看过
导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哪些土地纠纷需要仲裁前置,相关法律规定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哪些土地纠纷需要仲裁前置,相关法律规定

一、哪些土地纠纷需要仲裁前置

土地纠纷如果协商不成或者对人民政府处理不服的,是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所以土地纠纷是不需要仲裁作为前置程序的。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二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和仲裁,适用本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包括:

(一)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

(二)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

(三)因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

(四)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五)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因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补偿发生的纠纷,不属于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

第三条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

第四条当事人和解、调解不成或者不愿和解、调解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土地纠纷是没有仲裁前置程序的,产生土地纠纷的,可以协商解决或者由人民政府处理,协商不成或者不服处理结果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网站地图

更多#仲裁相关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