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以借贷式诈骗罪如何判刑?

以借贷式诈骗罪如何判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8 · 3496人看过
导读:以借贷的方式诈骗他人的钱财达到数额较大的就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诈骗他人的钱财达到数额巨大的就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的罚金,这都是有法律规定。
以借贷式诈骗罪如何判刑?

一、以借贷式诈骗罪如何判刑

这会结合诈骗的数额来进行确定刑期;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借款与诈骗的区别有哪些

(一)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不同;

诈骗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诈骗罪以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主观构成要件的,因此,诈骗人“借钱”只是其虚构的幌子,主观上根本没有归还的意图。而正常的借贷人在借款时却具有归还的意思,往往只是因为客观原因造成债务不能及时归还。

(二)行为人采取的方式不同;

诈骗人在借款时都会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如虚构借款用于某种投资或营利性的活动,又如虚构自已的财务状况,使被害人误信其有归还的能力。而正常借贷中,借款人往往会如实的告知其借款用途,很少采用欺骗的方法。

(三)行为人对借款的态度不同;

诈骗人在骗得财物后不会考虑归还财物,因此在财物的使用上毫无顾虑和节制,直接造成财物的灭失,如将借款用于赌博、吸毒或个人挥霍;而民间借贷中,借款人本身具有归还借款的能力,或者将借款用于可产生合法收益的途径,以保障归还借款。

三、借款式诈骗的情形有哪些

1、借款人主观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借款人在借钱的时候,就已经准备不履行还款义务。借款人只是以“借钱”为掩护,实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一般的正常的借款人有还款的意图,但是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履行义务,仅仅是延迟履行,并不能构成犯罪。

2、借款人在借款的时候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出借人误认为借款人有能力归还。比如,虚构公司或者个人财务状况、虚构借款是为了某种投资等。一般的合法借贷,都不会对出借人隐瞒自己的财务状况,告知其借款的用途。

借款式诈骗就是在借款时利用虚构的事实手段进行借款,只要导致出借人的利益受到损失,那么就可以认定为刑事犯罪,一般在处罚时就会按诈骗的数额来进行确定;但如果是属于普通的借贷关系,双方借贷的事实有效,即使在归还时有延迟的情形存在,那么都是不能构成此罪的。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 借贷式诈骗新规定如下: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诈骗人在借款时都会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
    2024-02-19 1039次阅读
  • 2023.05.28 1501次阅读
  • 车贷诈骗案立案标准为: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审查确定案件性。符合刑事案件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侦查获取证据,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追回赃款退还受害人。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2-23 1220次阅读
  • 2023.03.01 2288次阅读
  • 1、向当地公安局报警,要求当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公安机关不立案的,受害人有权要求公安机关出具不立案通知书,告知为什么不立案;3、受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诈骗案件未立案侦查的,可以向检察院提出,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原因或者理由;4、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立案侦查的诈骗案件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立案侦查的诈骗案件不立案侦查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
    2024-03-04 1418次阅读
  • 2023.03.07 2882次阅读
  • 1、受害人需向派出所或公安局报案;2、报案需要准备报案材料,警察审核以后符合立案条件便可以立案;3、立案后公安机关便进行侦查;4、公安机关侦查完毕后,便会将案件移交检察院;5、检察院受到材料后会审查起诉,经审查若构不成犯罪便不提起公诉,若初步认为构成犯罪则会向法院提起公诉;6、提起公诉。
    2024-02-28 1479次阅读
  • 2023.03.09 186779次阅读
  •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的,构成诈骗罪,应当立案追诉。行为人犯诈骗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3-04 1068次阅读
  • 2023.03.12 316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