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刑事案件回避的种类有什么?

刑事案件回避的种类有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19 · 2295人看过
导读:针对刑事案件来说,回避是根据不同标准划分的,可以分为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指令回避这三种类型,此外,根据申请回避是否需要理由,又可以将回避分为有因回避和无因回避这两种。
刑事案件回避的种类有什么?

一、刑事案件回避的种类有什么?

刑事案件的回避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划分,但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是根据其实施方式的不同进行的划分,即将回避分为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指令回避三种。

自行回避,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在诉讼过程中遇有法定回避情形时,主动要求退出刑事诉讼活动。《刑事诉讼法》第28条确立了自行回避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质是通过公安司法人员的职业自律和自我约束意识,消除可能导致案件得不到公正处理的人为因素,使符合法定回避情形的公安司法人员自觉退出诉讼活动。

申请回避,是指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认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具有法定回避情形,而向他们所在的机关提出申请,要求他们回避。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公安司法人员回避,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

指令回避,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遇有法定的回避情形而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法院、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等有关组织或行政负责人有权作出决定,令其退出诉讼活动。指令回避是回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的必要补充。

二、刑事案件移交给检察院后多久开庭?

法院开庭审理的时间一般为二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一般刑事案由检察院移送法院,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以内移送,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刑事案件的回避一共分为三种,刑事案件移交给检察院之后,需要在两个月内进行起诉,如遇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长,但不能超过三个月。检察院处理案件时,需要改变管辖权的,审查起诉的期限是从改变后的检察院收到该案件之日开始计算的。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诉讼相关

  • 371次阅读
  • 回避分为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指令回避三种。自行回避,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在诉讼过程中遇有法定回避情形时,主动要求退出刑事诉讼活动。申请回避,是指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认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具有法定回避情形,而向他们所在的机关提出申请,要求他们回避。
    2024-03-04 1108次阅读
  • 2023.03.08 1582次阅读
  • 325次阅读
  • 刑事回避的理由与种类是: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近亲属;2、回避对象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勘验人或者诉讼代理人;4、回避对象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5、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的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
    2024-03-01 806次阅读
  • 2023.03.11 5323次阅读
  • 316次阅读
  • 刑事回避的理由与种类是: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近亲属;2、回避对象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勘验人或者诉讼代理人;4、回避对象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5、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的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
    2024-02-20 1239次阅读
  • 2023.03.10 2325次阅读
  • 35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