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强制措施 > 一般强制执行费用由哪方承担

一般强制执行费用由哪方承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5 · 13615人看过
导读:强制执行的费用一般是由违约方来支付,当然如果申请方愿意承担也是可以的,执行金额如果不超过一万元的,没件的费用是50元,执行金额超过一万的,按照百分之一点五元进行交纳。
一般强制执行费用由哪方承担

一、一般强制执行费用由哪方承担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费用应当由违约方来承担。

【法律依据】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六条

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的诉讼费用包括:

(一)案件受理费;

(二)申请费;

(三)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

二、关于强制执行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二条 法院有权采取执行措施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三条 扣留提取收入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四条 法院合法采取执行措施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第二百五十条 对不动产执行

强制迁出房屋或者强制退出土地,由院长签发公告,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间履行。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的,由执行员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时,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属到场;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执行。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其工作单位或者房屋、土地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应当派人参加。执行员应当将强制执行情况记入笔录,由在场人签名或者盖章。 强制迁出房屋被搬出的财物,由人民法院派人运至指定处所,交给被执行人。被执行人是公民的,也可以交给他的成年家属。因拒绝接收而造成的损失,由被执行人承担。

第二百五十二条 对行为执行

对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或者委托有关单位或者其他人完成,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第二百五十三条 迟延履行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第二百五十四条 继续执行

人民法院采取本法第二百四十二条、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的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应当继续履行义务。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强制执行的费用一般在判决下达前就会进行确认,正常情况下是由违约方来进行支付承担的,当然特殊情况下,申请方愿意承担也是可以的,强制执行的有效期一般为两年,这点需要特别注意。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强制措施相关

  • 429次阅读
  • 在民事诉讼程序中,通常情况下,强制执行费用应由被执行方承担。然而,若因被执行方的确无可供执行之财产,以至于无法收取执行费用,则此项费用可能需由申请执行方暂时代为支付,以便于未来待被执行方具备了可供执行的财产后,再行向其追偿。
    2024-10-08 1073次阅读
  • 2024.08.01 112966次阅读
  • 416次阅读
  • 强制执行费用通常由被请求执行人承担,涉及专门性工作花费由提出需求方支付。执行过程中,双方可协商费用分担,未达成共识则由法院判决。诉讼费根据索赔数额不同而有所调整,特殊情况下已支付费用不退回,重新执行无需再次支付。当事人经济困难可申请法律援助。
    2024-04-08 1040次阅读
  • 2024.09.07 35545次阅读
  • 499次阅读
  • 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民事判决书、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支付令等。
    2024-12-19 1191次阅读
  • 2024.08.27 74545次阅读
  • 305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强制措施最新文章

遇到强制措施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