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上诉期限包括节假日了吗

上诉期限包括节假日了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3 · 16084人看过
导读:看上诉期限的最后一天是否是节假日,如果最后一天是节假日,则以节假日的后一天作为期限,但是若是最后一天不是节假日,则依照正常情况。因此,除了期限最后一天是节假日的情况,其他情况,上诉期限是包括节假日的。
上诉期限包括节假日了吗

一、 上诉期限包括节假日了吗

上诉期限包括节假日。上诉期限是送达之日的15日内,从此日算起,包括节假日,最后一天如果是节假日,则进行相应的顺延。《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二、 上诉要在什么时限内提出

上诉必须在法定的时限内提出。判决书的上诉期限是送达之日起的15日内,裁定书的上诉期限是送达之日起的10日内,但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裁定上诉期只有7日。这个期限自收到判决书或裁定书后的第二日起算。如果各方当事人收到判决书或裁定书的日期不同,上诉期限从各自收到判决书或裁定书的次日起算。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法定节假日的,以法定节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如果在法定期限内,双方当事人都没有提出上诉,那么,一审裁判即发生法律效力,只要有一方当事人在上诉期间提出上诉就不发生效力。当事人不服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者裁定,可以在法定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当事人不服民事、行政判决的上诉期间为15日,裁定为10日;不服刑事判决的上诉期间为10日,裁定为5日。

三、 上诉的具体流程

如果你对一审的裁判结果不满意,决定上诉。那么,不管对方有没有上诉,都要提出上诉。如果你以为对方已经上诉,我就不用上诉了,反正还要再次开庭审理,对一审判决的意见我在法庭上一块儿跟法官说就行了,那你可就错了。因为民诉法明确规定:被上诉人在二审诉讼中,要求变更第一审判决内容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不予审查。换句话说,只要没提出上诉,法院就视为你同意原判,对你在二审中提出的诉讼请求可以不予考虑。因此,不管对方上诉与否,只要对一审判决不同意,要求二审法院改判,就应该上诉。 要上诉。就要先写上诉状。如果你请了律师,上诉状可以由律师来写,也可以自己写。对一审法院做出的判决、裁定不服提出上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同时要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上诉状副本。

四、 上诉需要缴纳费用吗

上诉要激纳上诉费。你必须在递交上诉状的次日起7日内,按照一审给你的缴费通知书,到指定银行交纳诉讼费用。如果交费确实有困难的,可以申请缓、减、免交。逾期未交纳诉讼费用。没有申请缓、减、免交,或者虽然申请但未获法院批准,仍不交纳诉讼费的,法院会按照撤回上诉处理。

上诉期限是包括的节假日的,若是期限最后一天刚好在节假日则进行相应的顺延,对于不同的情况,上诉期限是不同的,比如说判决书的上诉期限是送达之日的十五日内,而裁定书的上诉期限则是十天内。具体的流程则是要写上诉书,同时要缴纳相关的费用,才可以保证上诉被处理。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 上诉期限包括节假日。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2024-02-23 1409次阅读
  • 2023.03.04 5309次阅读
  • 不包括。周六、周日属于公休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公休日加班的,如果能在其它时间安排补休,则不用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能安排补休,则要向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加班工资。
    2024-02-21 1271次阅读
  • 2023.03.12 18657次阅读
  • 这个回答并不全面。 实际上,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日星期六和星期天即我们所说的“公休日”,在此类情况下,如果用工单位决定让劳动者在这两天加班工作的话,如果能够在之后的日子里为他们安排足够的休息时间进行补偿,那么就不必为了此次加班工作而另外付出加班薪酬了。
    2024-03-04 1168次阅读
  • 2023.03.06 2967次阅读
  • 上诉期限包括法定节假日。按照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24-03-02 847次阅读
  • 2023.03.09 132411次阅读
  • 产假是包括双休日和节假日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2024-02-27 1083次阅读
  • 2023.03.07 39783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诉讼管辖最新文章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