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生产销售假药行为法律规定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生产销售假药行为法律规定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2 · 1346人看过
导读:生产销售假药这种行为法律上规定的量刑标准通常情况下是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只不过,假药当然也很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或造成其他难以挽回的局面,这样的话,生产销售假药的这些犯罪嫌疑人就可能会被判处死刑。
生产销售假药行为法律规定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一、生产销售假药行为法律规定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生产销售假药行为法律规定的量刑标准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的“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一)依照国家药品标准不应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而含有,或者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

(二)属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避孕药品、血液制品或者疫苗的;

(三)以孕产妇、婴幼儿、儿童或者危重病人为主要使用对象的;

(四)属于注射剂药品、急救药品的;

(五)没有或者伪造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批准文号,且属于处方药的;

(六)其他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形。

对前款第(一)项、第(六)项规定的情形难以确定的,可以委托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者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检验。司法机关根据检验结论,结合假药标明的适应病症、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等情况认定。

二、认定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标准是什么?

1、认定生产、销售假药罪,重点在于确认犯罪对象是否为假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认定假药的标准是:

(1)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

(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

(1)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2)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3)变质的;

(4)被污染的;

(5)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6)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2、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同时构成侵犯知识产权非法经营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3、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查处,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国家肯定是坚决打击生产销售假药的这种行为的,只不过质监部门在质量监督的过程当中还是或多或少都有一种不作为的态度,否则不会有大批的假药悄然无声的流入市场。关键是消费者购买药品的时候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这样真的出了什么问题维权也有保障。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